彩繪神筆傳承不息 傳統彩繪陳文俊

職人

出身和美陳家傳統彩繪第四代的陳文俊,自小跟隨父親陳穎派習藝,傳承家族出神入化的傳統彩繪技法,筆下的門神、垛仁繪畫無不栩栩如生,他多年來更投身傳承教育志業,任教於全臺唯一以古蹟修護為主的大學系所,培育年輕世代接棒,為傳統彩繪技藝點亮前景。

和美陳家彩繪家族 人才輩出 

100年陳文俊曾榮獲彰化縣模範勞工肯定。

從門神彩繪到神話壁畫,再到殿堂內的精緻藻井和交趾陶,宮廟建築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彷彿是一幅幅故事情節、一幅幅古老的藝術畫卷,不僅是對神聖信仰的表達,更是地方文化和傳統工藝的最佳見證。

傳統信仰中的美學,既是傳統的延續,也是現代的詮釋,匠師筆下的每一道色彩都是文化的融匯,每一個圖騰都是歷史的見證。無論是入口的門神,還是殿堂中的神祇,都透露著匠師們對於傳統彩繪藝術的匠心獨具,這門流傳千年的藝術,透過鮮豔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藝,凝聚著匠師世世代代的智慧和心血。

2018 年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辦【風華彩現—臺灣傳統彩繪藝術陳文俊個展】。

其實早期因為農業社會物資缺乏,很少有專業彩繪匠師,大多是窮苦農家於農閒時兼作彩繪增加收入,一邊種田,一邊靠彩繪維生。位於彰化縣和美鎮的陳家,是世襲五代的知名傳統彩繪世家,第三代陳穎派不僅是業界人人尊敬的「派司」,更是文化部列冊的文化資產「傳統建築彩繪」保存者。

如今陳文俊也將陳家彩繪繼續傳承給兒子,讓家傳五代的珍貴技藝延續不絕。

陳穎派是家中長子,跟著父親陳萬福外出彩繪,邊學邊做,15歲出師,開始他一生的彩繪匠師生涯,他彩繪過寺廟幾乎遍及全臺,包括鹿港城隍廟、南投藍田書院、和美道東書院、大肚磺溪書院、彰化元清觀天公壇等重要古蹟,都可以見到派司神乎其技的筆法。

陳家後代也都傳承了這項技藝,派司傳子陳有志、陳文俊及陳敦仁,目前家族中有數十位從事彩繪工作,各司其職,為至今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彩繪家族「和美陳家」,在臺灣傳統建築彩繪業界十分罕見。

年輕時跟著父親在梁柱之間爬高爬低邊做邊學傳統彩繪。
垛仁繪畫必須構圖嚴謹,線條靈活,呈現氣韻生動的美感,所畫主題多取材自歷史故事演義、民間戲曲傳說,表現忠孝節義的內涵。

堅守傳統技法 紮實基本功夫

陳家第四代陳文俊克紹箕裘,自幼隨父親學習自家世代相承的傳統彩繪技法,陳文俊說,要成為全材的彩繪師,必須從基本功學起,小時候從拌豬血土、調公灰、煮桐油,到披麻捉灰、地仗處理、色料調配,各式垛頭圖案的設計、擂金、安螺鈿,到垛仁的人物描繪,這些基本功夫都有嚴格要求,必須經過層層關卡試煉才能過關。

垛仁繪畫、門神繪畫,必須構圖嚴謹,線條靈活,呈現氣韻生動的美感,所畫主題,多取材自歷史故事演義、民間戲曲傳說,表現忠孝節義的內涵。裝飾性的圖繪,則講究典徵、吉語、諧音,如吉慶呈祥、加冠進爵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從彩繪工事到堵頭圖稿的設計,再到勾勒墨線的細緻工作,他歷經數十年的苦心磨練,練就了一身紮實的基本功。

陳文俊一路跟隨父親學習彩繪的種種技法,從彩繪工事到堵頭圖稿的設計,再到勾勒墨線的細緻工作,他歷經數十年的苦心磨練,練就了一身紮實的基本功。陳家匠師彩繪時,從來不先作原尺寸畫稿,只大致在一張小白紙上勾勒垛頭圖案、垛仁題材,就直接爬上鷹架,在打好底的梁枋或牆面勾勒輪廓、打粉,然後上墨填色,展現出神入化的深厚工法。

在繽紛的彩繪世界中,陳家以其獨特的彩繪風格傲然脫俗,多以朱紅、佛青、綠色為主調,構件層次分明,充滿節奏感。垛頭裝飾的設計如螭虎、曲己、番草線、太極、八卦、龍鳳等,形式優美,化色和諧。在不同建築中,陳家匠師會運用不同的色彩,例如在廟宇採用朱紅及安金技巧,顯得富麗而莊嚴;而書院文廟則以深沈的土朱色為主,呈現肅穆而雅致;祠堂建築則以黑色為主調,搭配朱紅楹仔,營造沈穩而不呆滯的氛圍。

陳文俊(右)與父親陳穎派(左)合力彩繪門神。

陳文俊說,傳統建築彩繪使用的是天然礦物色粉加入桐油雕和成顏料,但在彩繪之前,為了保護木構造的前置作業才是基本功,從清潔木構件、填塞縫隙、披麻捉灰、上磨到上底漆,需要耐性磨功夫,彩繪、貼金箔等工序,對於匠師而言更是除了考驗真工夫,更是考驗美感。

陳文俊所繪的和美恒德宮門神,傳承陳家彩繪風格,線條栩栩如生。
陳文俊將傳統彩繪從過去師徒制度轉變為現代系統化的理論訓練,從打稿、材料製作、上色等作業專業化,在學院中實踐完整的訓練課程。

陳文俊和父親陳穎派一樣,堅持遵照傳統工法與技藝,「螺鈿(店)、桐油、豬血土」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工法原料來源。彩繪的顏料來自大地的礦石和綠蔭的植物,由巧妙混合的桐油等溶劑調配而成。施工之前,畫師不僅須展現藝術的巧思,還要親手製作桐油漆,這是一門又辛苦又費工的傳統藝術。儘管現代環境已有所改善,彩繪師仍保有昔日匠人的踏實態度。中午休息時,他們在廟宇一角席地而眠,彷彿讓時光倒流,回歸那個充滿匠心的傳統年代。

以提升傳統工藝為己任

彩繪匠師的生涯充滿甘苦,從前造廟、修廟的工作並不多,有時還需兼作室內裝潢的油漆。1978年,陳穎派帶著陳家匠師們首次參與古蹟修復,因為遵循傳統工法與技藝而受到肯定,後來更不斷受邀參與各項古蹟的修復工作。他們的作品多留存於寺廟宗祠壁畫,其彩繪依循古法,保留古早味,為臺灣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陳文俊將傳統彩繪從過去師徒制度轉變為現代系統化的理論訓練,從打稿、材料製作、上色等作業專業化,在學院中實踐完整的訓練課程。

陳文俊說,隨著時代的遷移,他的父親最關心的仍是技藝傳承,即使退休後仍然不忘為兒子們提點畫工,並將豐富的經驗傳授給他們。這樣的傳承精神,也讓他思考著如何保存並發揚這門技藝,使其經久不衰,為彩繪藝術賦予深邃的文化底蘊。

2007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邀請陳穎派擔任全臺唯一以古蹟修護為主的大學科系—古蹟藝術修復系「古蹟維護類」的兼任教授,陳文俊和陳敦仁也投身同一系所,分別擔任助理教授和講師,讓傳統彩繪以藝術之名,登上學術大雅之堂。

陳文俊說,那幾年他和父親每週不辭辛勞地穿梭於和美和板橋,只為了將傳統彩繪技藝傳承給學生,直至2011年因年事已高,其父才告別教學生涯,陳文俊選擇繼續留在學術殿堂傳道授業解惑,將他從小跟隨著父親學藝的經驗,為有志於研究傳統彩繪的年輕一代,提供了更豐富而便捷的學習途徑。

陳文俊將傳統彩繪從過去師徒制度轉變為現代系統化的理論訓練,從打稿、材料製作、上色等作業專業化,在學院中實踐完整的訓練課程。

如今,他接過父親的期許,挑起了傳承穎派技法的重責大任。陳文俊說,進入古蹟建築專業研究系教學,讓傳統技藝從師徒制度由過去的口傳心授轉變為系統化的理論訓練,以正確技藝訓練為核心,將技法應用於不同材料的製作中,實踐完整的訓練課程,在專業分工下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技藝。儘管教學屬於學院體系,但在師生互動中,依然保持著早期師徒制的真摯情感。

陳文俊說,現今的學子們對於木雕、彩繪、交趾、剪黏等傳統技藝,都有許多機會可以學習與嘗試,非常幸福,這是早期學徒們所難以想像的珍貴機會。傳統彩繪專業在陳文俊的指導下,持續依傳統作法呈現古典彩繪之美,更致力培養各類文化保存的人才,除了有形文化資產古蹟、文物等的修護保存,對於傳統工藝、民俗等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教學,也不遺餘力。

開枝散葉 繁花盛開

古蹟修復不同於以往的純粹藝術創作,古蹟修護系的養成除了傳統的工藝技法,同時也在培育新世代匠師對於不同材質工藝的理解與嘗試。陳文俊看著一屆又一屆年輕人走入古蹟修護的園地,學成後成為國內古蹟修護人才在此領域展現所學,深感欣慰。如今陳家彩繪已將技藝傳授給第五代,年輕子孫們也紛紛加入家族團隊從事彩繪工作,遵行傳統工法,為這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彩繪家族注入新力。

陳穎派、陳文俊及陳敦仁共同完成彰化元清觀彩繪,成為陳家父子三人代表作。

回顧彩繪匠師生涯,有甘也有苦,陳文俊猶記得年輕時向父親拜師學藝的點點滴滴,「人家都說3年4個月出師,其實只是真正進入一門技藝的開始」,傳統技藝就像樹木生長,要數十年或數百年才能茁壯,陳文俊說,既使手中的筆已畫了將近一輩子的歲月,但是他的父親對待每一件作品依然付出了同樣的專注與用心,70年來從未懈怠,這就是所謂的「穎派精神」,也是後代們不敢懈怠,兢兢業業地追隨苦練,才能將前人先賢們的技藝精髓代代相承,讓傳統彩繪的光芒在歷史的長河中繼續燦爛發光。

本文轉載自《彰化味》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