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學術界出現一種怪異的存在:掠奪型期刊(predatory journal)。伴隨網路科技與資訊爆炸時代,這類期刊與背後的不肖出版商快速崛起,不只利用各式欺瞞手段侵犯投稿者權益,瓜分國家支出的科研經費,更顛覆慢工出細活、重視文章品質的發表模式,對正規學術發展構成危害。
在臺灣學界尚未意識到問題的規模與嚴重性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的林奇秀教授率先觀察到警訊。「時間點我記得很清楚」林奇秀回憶道,「2012年,我無意間在一份國外科研報導看到這個字眼。當時臺灣幾乎沒人討論,翻遍國內網站,只有一篇成功大學圖書館的部落格文章提出示警。」因為這契機,他開啟了一段追查弊端的研究歷險。
堪稱學術出版界「詐騙集團」,令全球學者聞之色變的掠奪型期刊,到底怎麼煉成?最早是誰伸出手來,指認這個尚未命名的新興現象?面對隱匿的掠奪行為,又該如何辨識與防範?首先,從掠奪型期刊的特質與影響談起。
什麼是掠奪型期刊?它「掠奪」了什麼?
所謂掠奪型期刊,就是罔顧學術出版倫理,以謀取利益為主要經營目標的「偽學術期刊」。這些期刊有時甚至遊走法律邊緣,透過誤導、虛構、欺瞞等手段,誘使學術研究者把心血結晶投稿過來,再強迫收取高額的處理費、出版費或刊登費,就算作者後來發現不對勁而想要撤稿,仍可能無力回天,難以取回文章著作權。
不同於一般正常的學術期刊,掠奪期刊的同儕審查機制往往鬆散,甚至形同虛設;稿件常缺乏妥善編修,便直接發表刊登。雖然滿足了快速且大量的發表需求,但因為沒有充分把關,文章學術品質良莠不齊,導致許多涉及基本資訊、圖表錯誤的「偽科學論文」橫空出世。
不肖學術出版商收取各式名目的高額費用剝削投稿者,等於將國家政府補助的研究經費收進口袋,卻無法製造對應的社會效益,甚至草率刊登劣質文章,反過來阻礙知識流通、學術發展。對學者來說,若不小心將寶貴的研究成果投到掠奪型期刊,無異於破財又虛擲光陰,畢竟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也會和所屬期刊一併受到質疑,嚴重的話還可能損及自身名譽。一旦有國內重要學者被指控投稿到掠奪型期刊,所衍生的政治效應更可能動搖國本。
掠奪型期刊如何煉成?
學術界平時極度要求嚴謹性,為什麼卻孕育出這種期刊?林奇秀點出一項關鍵背景因素,是20世紀末以來的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風潮。
過去,學術期刊主要的收費對象為「讀者」端。以大學圖書館為例,期刊訂閱費用在一所研究型大學的圖書館預算中佔80%以上。然而昂貴的訂閱費並非人人付得起,這種經營方式如同築起一堵高牆,隔絕了一般大眾與最新的學術進展。於是,近年歐美國家興起一波開放取用運動,促使大量學術期刊將文章免費公開,供社會大眾、學者取用。期刊的收費對象也轉為向作者收費──也就是做研究、寫論文的學術研究者們。
學術期刊OA風氣催生向作者收費的模式,某些圖謀不軌的出版商從中看見不當牟利的機會,開始假借學術發表行詐欺之實。他們利用乍看難以辨認的山寨命名法,創立一本又一本有模有樣、以假亂真的期刊,包括:挪用知名的指標性期刊名稱稍做微調,冠上國際(International Journal of…)、歐美先進國家(American Journal of…)、多個學科名稱等字眼,誤導不熟悉學術發表生態,或單純稍未注意的學者。缺乏圖書館機構長期建立的審核機制,學者現在必須自行過濾期刊品質,但平常已經為了研究焦頭爛額,一不小心就可能步入圈套。
網路科技進步、電子出版趨勢,以及資料開放取用的風氣,雖有利推動學術進展,卻也創造不當牟利的空間。林奇秀想知道:「如果我們把掠奪型期刊當作一種學術環境的有毒物質,現在它有多大程度已經污染到我們的世界?」
比爾的清單(Beall’s List)
誰是掠奪型期刊──誰說了算?跟多數掠奪型期刊研究者一樣,林奇秀使用了比爾的清單(Beall’s list)做為調查基礎。「這是一位志願人士從2009年開始,在網路上透過自力調查結合學者回報,所編纂的掠奪型出版商與期刊清單。」這位志願人士,便是美國副教授級的圖書館員Jeffrey Beall,他也是第一個使用「掠奪」一詞描述特定學術期刊與出版商的先行者。
Jeffrey Beall邀請學者專家審議,甚至親自聯絡出版商,彙集各方資訊,透過一致的判斷標準清楚羅列許多高度嫌疑的掠奪期刊。比爾的清單可說是學界福音,但它當然不是毫無爭議,從不肖出版商的角度來看,這份清單簡直在擋人財路。林奇秀指出,比爾的清單一再受到攻擊,包括有出版商提起訴訟並索取高額賠償,意圖造成學界的寒蟬效應;也曾有人假冒Beall的名義散播黑函,企圖毀損清單信譽。沉重壓力甚至讓比爾的清單在2015年短暫關站,後來才又在其他網頁上重生。
無論如何,比爾的清單仍是最完整。林奇秀帶領研究團隊一一追查清單上的名字,發現許多出版商網站已經「404 not found(連結失效)」,很可能是因為受到質疑便人去樓空。
更奇怪的是,林奇秀還發現大量「空殼期刊」,彷彿有些出版商在亂槍打鳥,先創立一堆虛有其表、實際上不曾出版(或文章發表量極少)的期刊頁面,只是為了等待懵懂的投稿者不經意踏入陷阱,淪為待宰羔羊。
追查:最常被掠奪的領域與國家
以2013年12月27日為基準點,林奇秀清查出12,606份掠奪嫌疑期刊,其中四成不是連結失效就是空刊,最後剩下7,775本仍「存活」的期刊。這些期刊裡,屬於科學領域的高達九成;其次是社會科學領域,接近三成(跨領域的期刊會重複計算,比例相加大於100%);最少的則是人文領域。在科學領域底下,又屬STM領域,即科學、技術、生醫領域(Science, Technology, Medicine)最受掠奪型出版商青睞。
「仔細想想,其實就是看哪些領域的研究經費最豐厚,就最可能成為掠奪對象。」例如各國政府大量投以補助的生醫領域,掠奪情況就非常嚴重,也最常出現在相關新聞報導中。
為進一步瞭解掠奪型期刊在哪些國家特別猖獗,林奇秀從數萬篇期刊論文裡抽樣11,419篇,檢視分布情況。他發現掠奪嫌疑期刊的論文作者主要來自前五大國家,分別為印度(32%)、美國(11%)、奈及利亞(6%)、中國(5%)、伊朗(4%)。相對而言,臺灣的比例頗低,佔不到百分之一。
「投稿到掠奪型期刊的學者,並不是都來自第三世界國家,其實美國的比例也很高。」做為學術先進大國,為什麼美國學者也常成為掠奪對象?林奇秀從更深遠的脈絡省思,美國高教領域的高度競爭性,publish or perish(發表或消亡)的學術工作環境,可能是重要成因。
防範與反制之道?
面對甚囂塵上的掠奪期刊,寫論文的學者、研究生該如何防範?林奇秀指出,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參考比爾的清單,排除高度疑慮期刊。另外,只要仔細檢視,掠奪期刊的網站資訊往往並不完整(有些是從其他期刊網站直接複製貼上),提供的聯絡資訊與地址可能根本不存在,更有謊稱自己被收錄於知名資料庫、謊報影響力指數的誇張案例。因此,多方查證絕對是避開掠奪陷阱的重要原則。
然而,當學界逐漸認知到掠奪期刊的存在與危害,部分出版商也開始運用更混沌的策略,例如形式上依循傳統的同儕審查機制,也發表了一些有水準的文章,並且爭取學術資料庫正式收錄,遁入「灰色地帶」。這些期刊或許不乏知名學者的研究發表,卻也摻雜了品質堪憂的論文,成為當今學術出版界的曖昧存在。
因此,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確的投稿心態:「除了辨認掠奪期刊,避免投稿到『黑名單』期刊,最理想的做法應該是反向思考:建立『白名單』,只把稿件投到可信任的正派學術期刊。」林奇秀強調。
後掠奪時代的省思
學術界的掠奪行為,有時仍防不勝防。林奇秀回憶,自己尚未開始研究掠奪期刊前,也曾誤入一場「疑似」有掠奪特徵的國際研討會:「當時,來自各國的學者都依照會議流程,一本正經討論各場次安排的議題,實際運作沒什麼大問題。奇怪的是:主辦單位從頭到尾都神龍見首不見尾,變成一場『只有參與者、沒有主辦人』的研討會。」
後來回頭調查,原來聲稱主辦的學會單位除了辦各種主題研討會之外,並沒有其他對學術社群具建樹的學術活動,似乎只想打著專業學會的名號收取會議報名費。「一場國際會議的報名費,行情800美金起跳,對不肖廠商而言確實有利可圖。」
最後,除了不斷宣導學術研究者自身應當如何防範,更不該忘記體制層面的問題。林奇秀提醒,無論投稿到掠奪期刊的學者動機為何──是有意要「衝發表量」,或無意間「落入掠奪陷阱」──都不能忽略當代學術體制追求高度生產力,有時過度依賴以量化角度對學者執行評鑑,種種結構性與制度性因素形成的發表壓力。如何建立新的制度平衡以抑制掠奪行為,是學術界未來值得省思的議題。
研究來源
林奇秀(2014)。掠奪型開放取用期刊之探索性研究。科技部(現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林奇秀、賴璟毅(2014)。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第6卷第2期。
本文授權轉載自人文·島嶼平台,原文連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