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腦轉移」病逝》部落客星希亞抗癌逾10年:只要存活率不是0…就有機會活下去

醫療保健

44歲抗癌部落客「星希亞」,2012年確診肺腺癌四期,歷經化療、標靶、腦部放射治療,她一次次挺過艱辛的療程,大方分享抗癌過程,鼓勵無數癌友。

「星希亞的抗癌日誌」臉書粉專於21日晚間突發文指出她已病逝,「珍重!Cincia要開啟另一個旅程了……在回憶中與大家重逢,在夢境中與大家相遇!」而告別式將於26日下午4點,在板橋殯儀館崇義廳舉行,享年44歲。

星希亞於2013年4月始寫文章,分享自己的抗癌歷程,她的正面樂觀態度鼓舞許多正遭受疾病痛苦的人。星希亞曾被醫生告知5年存活率僅4%,但她憑著「只要存活率不是0,就表示有努力的空間,就有機會活下去」的信念堅持抗癌將近12年。

抗癌之路中,腦膜轉移一直是星希亞的夢靨,後期她因接受腦部放療緣故,右臉顏面神經出現麻痺、左耳失聰,接著視神經歪斜和角膜受損等。星希亞在農曆年前最後一次發文,透露自己正在接受3種標靶治療、2種化療,並且搭配中醫針灸治療,此外也繼續積極尋找更多治療方式。如今傳出過世消息,讓許多網友都感到相當不捨。

腦轉移有哪些治療方式?

約1-2成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開始診斷肺癌時就有「腦轉移」

亞東紀念醫院放射部主任暨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在台灣癌症基金會衛教資訊中先指出,任何器官的癌病都可能轉移到腦部,「成年人以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腎臟癌以及黑色素瘤為主,而兒童腦轉移則大都源自於肉瘤、神經母細胞瘤及生殖細胞瘤。其中以肺癌最常見、 約10-2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一開始診斷為肺癌時即有腦轉移,之後約20-30%患者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也出現腦轉移。

腦轉移的典型症狀,熊佩韋表示臨床表現主要因腫瘤的大小、數量、所在位置、有無合併腫瘤旁腦組織水腫等而有所不同,「當腦轉移的病灶不大,且無明顯腫瘤旁腦組織水腫、或者腦轉移長在位大腦額葉或顳葉時,也常常不會產生明顯症狀。」

她提到,若出現下列症狀就需留意是否有腦轉移,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語言能力、聽力、視力改變、肢體無力、癲癇、意識改變、心理狀態或行為改變(如腫瘤壓迫到大腦前額葉或顳葉則人格、情緒、注意力可能受影響、若只長在大腦顳葉可能影響聽力或記憶力。)但熊佩韋也提醒,出現上述這些症狀須排除腦神經退化、藥物、中風、創傷、精神疾病等因素。

一般腦轉移的診斷,會透過電腦斷層檢查(CT)以及核磁共振造影(MRI)作為腦部腫瘤診斷的主要工具,可清楚找出腫瘤位置、大小、個數、有無水腫以及壓迫程度。另外則是透過病理診斷,熊佩韋表示,若病人過去沒有癌症病史, 但影像檢查發現腦部腫瘤,則以穿刺或切除取得足夠的組織以進行病理診斷,將更有利以病情的判斷及治療。

星希亞曾在書中提到:「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是因為堅持下去而看到希望。」(圖片來源/星希亞臉書)

腦轉移有哪些治療方式?

至於腦轉移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熊佩韋指出,醫師會依據病患的年齡、體力、治療副作用、癌症控制率和病人或家屬的期望下,提供病友不同的治療選擇,包括症狀性藥物治療以及抗癌藥物治療。症狀性藥物治療用以改善頭痛、控制癲癇外,若轉移部位有水腫或壓迫現象,則應使用降腦壓藥物和類固醇。

而對沒有症狀的腦轉移而言,以抗癌藥物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為優先,希望能達到同時控制原發癌及腦轉移的目的。「但腦部有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 BBB),也常會影響大多數藥物的穿透能力,使腦部內藥物濃度過低,影響療效。」熊佩韋提醒。

對於無症狀的腦轉移的患者,熊佩韋建議病友接受轉移性腦瘤的穿刺或手術以取得檢體做基因檢測,或抽取少量的腦脊髓液做液態切片,並針對腦脊髓液內游離癌細胞進行分子檢測(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期能找出更適合的標靶藥物並給予精準治療,這也是腦轉移治療的一大突破。而免疫療法則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抗癌症。

若原發癌病已獲良好控制且無其他遠端轉移,熊佩韋表示這時會針對1-3顆腦轉移且皆小於3公分者,可考慮手術切除。「若過去無癌病史但影像檢查懷疑是轉移性腦癌,也可藉手術去除腫瘤得以確診或改善神經症狀者。」其他治療方式還包括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漸成放療的主流,可做為手術的替代療法),以及全腦放射線治療(適用於兩側多處的腦轉移)。

星希亞會帶著媽媽一起去各地旅行,陪伴身邊摯愛的人。(圖片來源/星希亞臉書)

熊佩韋表示,腦轉移若不治療則平均壽命只有1 - 4個月,但近年來新藥不斷推出,特別是對肺癌或乳癌的腦轉移而言,往往可使存活期延長到2-3年以上。

醫師也鼓勵一樣在抗癌的患者,積極面對治療還是能返回工作崗位,恢復正常生活,並希望星希亞的抗癌精神能繼續陪伴每個病友度過艱難的治療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