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地震頻繁,地震過後,大家是否也會有頭暈、天旋地轉的感覺?
不少民眾這陣子常分不清是幻覺,還是真的有地震。醫師指出,這些實際上沒有地震發生,卻讓人體會到仿若地震的搖晃感,進而產生地震的錯覺,稱為「地震後頭暈症候群」。
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康涵菁表示,除了容易暈眩者易出現此頭暈症狀,平衡功能也與此相關,因此常容易暈車、暈船者,也可能有較高的機率出現假性地震。「容易焦慮、緊張、壓力大的族群,因容易影響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這類人除了容易暈眩,也常見有亢奮、食慾不振、噁心、胃部不適等問題,暈眩只是其中一項。」
那要如何調整改善這類「地震後頭暈症候群」,或是因自律神經導致的身體不適?
易發作「眩暈症」 ?中醫:與「三臟失衡」有關
康涵菁先解釋,從中醫辨證觀點,眩暈的病位在頭竅,主要與「肝、脾、腎」三臟的陰陽氣血偏盛偏衰有關,發病原因不外乎情志失調、飲食所傷、風寒外感和勞倦過度等,故傳統中醫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等說法。
她指出,眩暈症主要分4類證型:
1. 時常飲食不節,喜食甜食厚味油膩,不忌冰品冷飲的「痰濕中阻」證。
2. 平素體弱常感冒,月經量過多貧血的 「氣血不足」證。
3. 老年人或長期熬夜生活不正常的 「肝腎陰虛」證。
4. 工作壓力大、脾氣暴躁、有高血壓者的 「肝陽上亢」證。
如何預防眩暈?平日多飲用中藥茶飲
針對不同證型的民眾,康涵菁建議,「痰濕中阻」及「肝陽上亢」證患者飲食宜清淡,少吃烤、炸物油脂肥厚之品,不吃辛辣刺激品,如煙、酒、辣椒等以免生痰火,宜多吃新鮮蔬果等。
她建議平日可多飲用「天麻菊花陳皮茶」,食材為天麻錢、菊花一錢、陳皮一錢半,1000cc水,水滾後先煮天麻、陳皮約10分鐘關火,再加入菊花加蓋悶十分鐘,去渣取汁飲用。
至於「肝腎陰虛」及「氣血不足」虛證患者,康涵菁建議飲食宜多樣均衡營養,以瘦肉、雞蛋、雞湯清補為宜,忌食生冷。平日可多飲用「天麻熟地丹參茶」,食材為天麻三錢、熟地兩錢、丹參兩錢,1000cc水,水滾後放入藥材煮約15分鐘,去渣取汁飲用。
按這「2穴位」舒緩頭暈、放鬆筋膜
問到若仍然有頭暈不舒服的症狀,該如何舒緩頭暈?
康涵菁建議發作時可用拳頭按揉暈聽區,也就是耳尖直上1.5公分處、向前及後延伸各2公分的區塊,可放鬆緊繃的筋膜,減緩頭暈。
她也建議可按壓翳風穴以及耳朵周圍,常搓揉拉耳朵,以及放鬆頸部與頭部筋膜,都有緩解的作用,並強調,「除了按摩穴位肩頸,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眩暈的狀況才會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