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一直是一個有趣的研究對象,從產業政策的觀點而言,服務業的發展策略一向很難訂定,因為樣態眾多,市場結構從家數眾多的獨佔性競爭到只有幾家的寡占,市場進入門檻也涵蓋低中高,因此要有一個照顧到全部服務業的產業政策,幾乎是不存在的。
但另外一方面,人的職涯選擇若從「客觀具能力,主觀有意願,環境存機會」三個因素來看,服務業又是許多人同時具備能力,意願的選擇,美中不足的是機會即便有,但薪資報酬似乎不高,故這是本文希望探討與提出策略的重點。
人民選擇工作的自由不可奪
從我個人的哲學觀來看,政府存在的目的,除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之外,最終就是要讓人民有選擇的自由,而且這個自由選擇下的生活方式,是可以得到社會有尊嚴的對待。
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與產業競爭力或有客觀上的相對優勢,但並非產業政策施政的唯一邏輯,我們不能化手段為目的,半導體與科技等具有相對競爭力產業的發展其實只是手段,最終目的其實是讓大家安居樂業,所以服務業的重要性與不可或缺,就在這裡。
最近我看到一段非常有意思是的短影音,內容是日本民主黨的前黨首、前首相野田佳彥,應該是在黨首對談的時間下,向首相岸田文雄質詢。野田說:「咱們去大眾酒場喝酒,點一杯酒,店家用一升瓶倒滿,溢出的酒積在下面酒盒,那真是最幸福的時刻。當大家喝了一口,杯子空了兩三公分時,把下面溢出的酒倒到杯子補空,這就是安倍經濟學的成長力(Trickle-Down)。
不過,萬一下面的酒盒等不到溢出的酒來積咧?因此上面有灌注,但下面沒有灌注,就是階級差異。因此用心加強在分配,這就是岸田的新資本主義,不是嗎?」。
我認為,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批發零售與住宿餐飲中的發展,就是那大眾酒場中的酒盒,要讓這些產業的中小企業與受雇員工都享受到成長帶來的好處,他們就會成為重要的消費力量,進一步貢獻經濟成長。
大部分的服務業都有家數、產值,與僱用人數的成長
回顧過去八年左右的服務業發展,首先我們先看110年主計總處所做的工商普查。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大部分的服務業都有家數、產值,與僱用人數的成長,只有部分服務業呈現家數減少,如運輸倉儲業。這部分我判斷是有整併與大型化,或新增的成長歸類到製造業的相關現象(製造業自己從事運輸倉儲業的新趨勢),且該業產值五年內大幅成長66.6%,故前者的趨勢都是正常且無壞處的,政策上可以無虞,持續朝專業化、科技化與國際化發展。
從業員工的變化來看,首先台灣整體產業的從業員工數是在增加的,在人口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除非提高勞動參與率,或是延長退休而擴大整個勞動市場的年齡層,不然就要從海外引進新的勞動力。
我們特別發現在商業服務業上,住宿餐飲業有從業員工數顯著的成長數,反觀批發零售業則相對遲緩,這說明批發零售業實體部分的營運正在轉型,雖然無店面的零售仍然歸屬於該類,但有部分人員實際上已經歸類於其他支援服務業,因此批發零售總體而言,會受科技影響而產生質變,人的工作型態與報酬也需要重新思考與設計政策。
住宿餐飲業的收入似有減少趨勢
而回過頭來看住宿餐飲,這一類產業雖然增加了不少從業員工,但從整體收入而言,普查期間的五年內不僅沒有成長,反而還衰退2.6%,顯示除了疫情的非系統性因素外,住宿餐飲低附加價值的結構性問題,也還沒有得改善與解決。
我在這次的篇幅中,大致表達與診斷我對這類服務業過去的發展問題並提出未來發展的見解,有關其他的服務業,如支援服務業、金融服務業、不動產服務業、醫療保健與社會工作服務業,在過去幾年來都有長足的成長,然而這些成長也不一定都是健康的,多少都涵蓋一些隱憂,但限於篇幅,我們留待往後再討論。
以診斷與檢討的目的而言,我們大致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分析產業,其中第一個維度最為重要,即分析產品服務的創新性如何,第二個維度才是企業體質與經營效率。很遺憾的,過去八年政府對於商業服務業的政策,都聚焦在第二個維度,而第一個維度上的政策,與整體的新創政策與地方創生政策大體融合在一起,取名為新零售或特色旅遊。
在第二個維度上的政策,過去政府的確投入了許多心力與資源,包括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智慧城鄉中的智慧零售,以及商業服務業的數位轉型與低碳轉型等,然而這些計畫雖然可以提升經營效率與改善企業體質,使其適應市場新的經營環境與國際趨勢,但卻幾乎不能打破消費者心中的既定價格帶。
所以在總體經濟數據上,經營家數雖然穩定,從業人員也許增加,但整體收入與從業人員薪資卻呈現成長遲滯甚至衰退,相對於製造業中的半導體產業或其他科技產業,推出新產品與新規格以不斷打破價格帶,加上薪酬制度的多元化,商業服務業從業人員的薪酬相對剝奪感,不可謂不大,值得政府關注。
如果第一維度的政策重要,那政府施政政策上應該怎麼做?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從什麼是產品價格帶?人的需求偏好是什麼?產品生命週期論,以及成長策略矩陣來談起。
產品價格帶的上揚和服務的主客觀感受、功能有關
什麼是產品價格帶?經濟學上簡單來講,就是消費者願意付給一項明確定義產品或服務的最低保留價格,如果把需求理論一併帶入,這個願意支付的最低保留價格會受到產品與服務的「客觀功能」與「主觀感受」所影響。
資訊電子與半導體業所推出的創新產品,之所以能夠不斷打破既定價格帶,提高毛利或附加價值,發更多的獎金與股利,主要是由於產品創新後,在客觀上的功能真的強大了,一台能做生成式AI處理的電腦,跟一台上個世代的普通電腦,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變絕對不一樣了。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就很清楚看得出台灣商業服務業的困境,一碗滷肉飯,即便他再怎麼好吃,消費者還是會對他維持一定的價格帶,可能最高是45元左右。台灣觀光地區的住宿價格受到台灣土地取得成本偏高的特有成本結構因素,當然牌價就可能比日本住宿激戰區更高,這代表消費者的既定價格帶,不但不會考慮本土市場的特殊因素,而且還會做國際比較。
既然理解困境,如何打破?相信這絕對不是補助業者導入進銷存軟體或支付軟硬體系統,就可以解決的課題。而什麼是相對可行的策略?首先既然「客觀功能面」上不容易打破,我們應該從「主觀感受面」上著手,滿足消費者在同一時間空間上不同的消費感受,或可以打破既定價格帶,提高附加價值。
為消費者所設計的跨領域加值服務,就可以打破既定價格帶
舉例而言,信義計畫區等近年來已經出現線上網紅在線下餐飲業提供實體服務的一種新型樣態,這讓粉絲可以在享受傳統餐飲服務時,同時滿足粉絲見面交流會的功能。這一類針對目標消費者所設計的跨領域加值服務,就是一種強強聯手,可以打破既定價格帶的策略。
因此政府應該鼓勵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服務業者進行跨域創新,提出更新的加值服務,而透過投融資並行,給予較為寬鬆但事後追蹤成效的金融支持模式,讓這些業者更願意定期翻新自己的產品與服務,累積跨域創新的經驗與市場嗅覺。此外,透過服務業貿易的四種模式,包括跨境服務或據點呈現,讓台灣業者接觸到更多全球高所得族群的消費市場,也是打破既定價格帶的可行辦法,可惜政府過去並不重視商業服務業的國際化,或許未來還來得及。
本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