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3次碳費審議會仍無法化解分歧 工商大佬曝:碳費徵收確定延後到2026

產業動態

5月7日環境部主導的碳費費率第三次審議會仍無共識,原本預計今年3月預告、6月發布費率,使得明年開始徵收第一次碳費,不過現在看來時間要往後延了。

根據工商大老透露,碳費費率公告現在將延後到今年12月預告、明年3月發布費率,實際徵收也將跟著延後到一年,換句話說,原本2025年第一季開始要開始徵收碳費的時間將延後到2026年才徵收,比預計時間晚了一年。

去年8月環保署正式升格為「環境部」,由剛卸任中興大學校長的薛富盛出任環境部部長,去年12月碳費收費辦法架構出爐,原本預計今年3月預告、6月發布開始計費,明年繳第一次碳費。

碳費收取將延遲到2026年

然而由學者、環團、企業和環境部官員,以及經濟部、國發會、國科會、金管會、主計處代表組成的碳費費率審議會開了3次,即便碳費三子法草案預告了,但與會人士透露,在每噸碳排100元還是500元,三次都沒有共識之下,費率一直無法獲得共識。

綠色和平組織提出的報告中引述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台灣碳定價之選項」的報告,分析台灣的產業政策和法規後,建議每噸碳10美元起跳,逐年增加到2030年的98美元水準,根據近月匯率,約從台幣320元到3200元,透過明確的遞增路徑,讓業者作出長期減碳規劃。

5月7日最近一次的費率審議會決定,將不同的費率級距送去學術單位進行情境模擬分析,看每噸100元、500元,或者其他價格開徵之後,對國內物價等影響。

工總和環保團體,對每噸多少錢沒有共識

一位與會人士透露,全國工業總會立場是越便宜越好,才不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力,但環保團體喊出的是每噸500元,工總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工總說亞洲目前就新加坡、日本開徵,台灣應審慎評估開徵時間點。

代表企業界參與環境部碳費費率審議會的工總常務理事江啟靖則指出,產業界主要認為不能貿然為國家政策背書,因此要求環境部必須提供歐盟、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的做法,但實際上例如歐盟、韓國等,都有保護措施而未實質支付碳價;而日本則是碳價價格較低,因此企業界認為,碳費費率不應該高過台灣競爭對手國,以免影響競爭力。

除此之外,環境部在4月29日預告「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以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等碳費三子法,但江啟靖也認為,行政院各部會並沒有橫向通通,他舉例,光是營造公會就有10大產業,當內部政策並沒有一致時,如何為政策進行辯論? 

許多實行細則和計費細節,目前也尚未定案

此外,還有許多碳費細節並未確定辦法,例如和繳稅一樣,碳費有核定額度,也有抵減額度,當排碳業去投資綠能、使用綠電,但是能抵減的碳權怎麼計算?目前也尚未定案,整個碳盤查雖然已經實施了一、兩年,但因為課徵端許多執行細節未有定案,因此拖延碳費開徵時間。

去年8月擔任首屆環境部部長的薛富盛,任內10個月,碳費費率審議會仍無法達成共識,有人批評環境部沒做事,但也有人認為環境部夾在環團和企業之間,碳費的問題,顯然交給下一屆環境部長去處理,而下一次審議會將會是新總統520就任之後的事了。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