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新政治》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要徹底落實居住正義 賴清德必須做這兩件事

520專題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在520上任,新內閣及國安團隊也隨之就定位,新任期內是否追隨前朝政策延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信傳媒》近日專訪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他示警,蔡政府執政8年留下6座冰山危機,呼籲新政府應正視這6大問題,並應該為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提前做好因應準備。

曾擔任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前內政部長、現為台大土木系教授的李鴻源表示,新政府上任要先搞清楚台灣現在到底面臨了什麼問題,他在2024年總統大選前,已頻頻示警台灣正面臨六座冰山危機,這六座冰山分別是ECFA、RCEP、能源、碳、財政紀律、文官系統,疾呼新上任的總統勢必要正視這些嚴峻問題。

李鴻源示警台灣面臨六座冰山危機,兩岸及外交牽動ECFA、RCEP難題

首先第一座冰山是攸關兩岸及外交關係的ECFA、RCEP議題。

攤開財政部2023全年出口貿易統計,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金額仍超過1500億元、占整體出口比重逾35%,中國依舊是台灣的第一大出口國;且2022年台灣對RCEP國家出口比重也占55.4%。

李鴻源指出,台灣是一個貿易出口導向的國家,但政府官員卻一直告訴大家「對中依賴度正在下滑」、「若ECFA中止影響不大」。

兩岸關係未來走勢如何,李鴻源直言,看看賴政府即將上任的陸委會主委、外交部長、海基會董事長的人選,他認為,兩岸關係只要不要變壞就阿彌陀佛了,「若新政府真正想要解決兩岸關係,應該是推出中美台三方皆認同的人,如此兩岸才有解套的可能。」

李鴻源也指出,除了兩岸關係之外,今年最大的變數是,萬一美國總統大選最後由川普勝出,屆時兩岸關係恐怕也會有所不同,整個東南亞、東北亞的戰略也會有所不同,「請問台灣真的要一面倒押寶美國嗎?」 

台灣能源政策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李鴻源批:企業不出走才怪!

第三座及第四座冰山則是能源政策及碳問題。李鴻源指出,台灣目前的低碳電力(核電加綠電)為16.4%、全球排名第132名,等到明(2025)年核三廠停機,低碳電力恐怕只剩下10%左右,等於告訴大家,第一個缺電、第二個台電的電等於是「髒電」;另外同時,台灣要開始課徵碳費,「大老闆不出走才怪!」

由於民進黨政府推動2025非核家園政策,國發會先前公布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圖,在電力配比目標中,核能並不在選項中。但近期以來,先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拋出將核二、核三廠延役,並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的建言,工總也當面向賴清德喊話重新考慮核能。

但李鴻源指出,新內閣成形後,卻始終對於「核電」兩個字不願正面回應,甚至經濟部一直告訴大家「台灣不缺電」,可是不缺電的話怎麼會停電?他更斷言,即便新政府上任後表態「核電延役」,但至少4年之內都不可能,因為核電廠延役最重要的是安全,所有的資料都要非常精準,但過去這幾年資料都不寫了,如果要延役就必須資料補起來。換句話說,未來4年如果綠電追不上來,台灣的低碳電力就會持續低迷。

再加上2026年歐盟將對進口到歐盟的高碳排商品課徵碳稅,所有上市櫃公司都要寫ESG報告,李鴻源指出,這是全世界的遊戲規則,台灣的公司只要用台電的一度電,碳足跡就會被轉嫁至商品,屆時碳揭露全都露,若公司的碳足跡降不下來,就要被課碳稅,「Game is over」。 

李鴻源再舉例,蘋果要求台積電用回收水,不能用自來水,因為水足跡不能太高,因此台積電去高雄設廠最大的難題是,高雄沒有足夠的回收水。

他直言,蔡政府長達8年的「鎖國」,但這8年期間包括從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COP27、COP28、巴黎協定等,訂出全世界的遊戲規則,可是台灣的能源政策卻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也因為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綠能產業上不來,導致面臨當前的能源危機。

特別預算舉債無財政紀律、文官系統出現寒蟬效應

而第五座冰山則是財政紀律,李鴻源指出,蔡政府在這8年期間有多少的特別預算,光是前瞻計畫就舉債8800億元,但政府應該告訴大家,這8000多億究竟花到哪裡去?

最後一座冰山則是對於文官系統的破壞,李鴻源提到,蔡政府執政這8年的官場氛圍是,上位者一路伸手管控,什麼都管的結果就造成文官寒蟬效應,「根本沒有人敢講真話!」另外,公務員的升遷,比如警界、軍方的升遷不按級別,而是隨在上位者喜好,這種下「只要抱大腿就有升官機會」的壞風氣,嚴重破壞國家文官體系。

蓋社會住宅解決了燃眉之急,但「首都減壓」才能徹底解決城鄉差距

除此之外,隨著國內房價年年飆漲,蔡政府在居住正義領域、國土規劃也未能兌現當初上台的承諾,且任內興辦的社會住宅也大舉跳票,究竟新上任的賴清德該如何面對居住正義這一大問題?

李鴻源指出,年輕人都到北部工作就業,因此社會住宅問題只存在雙北市、桃園市等都會區,但問題是,北、南部人口偏差的情況下,台北如果發生規模6.2地震,恐會倒掉4千棟房子,「在這樣的情況下,雙北若繼續蓋社宅,只會讓更多年輕人跑到台北,造成城鄉差異越拉越大。」

李鴻源也說,台大的畢業生有70%來自雙北,其中又大部分來自大安區;住在南部的家長為了要讓小孩上好的學校,拼命往台北擠,而城鄉差異越拉越大的結果只會造成房價、物價、交通阻塞,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只好蓋社宅,可是蓋社宅也許解決了燃眉之急,但也讓這些問題更嚴重,因為人口更集中在雙北。

他指出,這是非常高碳足跡的生活方式,因為吃的東西、原物料從中南部運送上來,廢棄物從台北運出去,所有的人都在搭高鐵,因此從碳、防災、物價、房價的角度來看,不能只光談社會住宅,他認為,只要首都減壓,這些問題可以解決一半。

高房價問題可考慮做兩件事:政府帶頭做防災型都更、「遷都」為首都減壓

因此,李鴻源認為,新政府若想把高房價壓下來,可做兩件事情,第一,由政府起頭做防災型都更,若中央、地方政府合作擁有五個大規模建案,屆時房價由政府說了算,而非建商,讓周邊房價漲不上去;第二件事則是慎重考慮首都減壓,只要首都減壓,房價就能降下來。

李鴻源也指出,行政院、立法院只要遷至中台灣,碳足跡就降了4分之1,台北原先壅擠的空間釋放出來了,就可以進行都更重建,北部高房價問題也會降下來,讓人口平均分散至西部平原,連北漂的問題也能解決。

再講到更高層次的國土規劃,李鴻源也批評,當初政府是為了蓋高鐵而蓋高鐵,在蓋高鐵時就應該明白,台灣的版圖將會縮小,因此不需要再把人集中至北部,而是應該首都減壓;因此他也強烈呼籲,未來的行政院一定要落實國土規劃,首先是計算土地容受力,針對北、中、南各地適合居住多少人,再來,工業區及農業區及科學園區應該分布在何處,他強調,新政府從更高層次的國土規劃角度,才能看到台灣真正面臨的問題。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