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30年...心臟科醫師:從臉部「9種變化」就能判斷心臟可能有變化

醫療保健

行醫至今已超過30餘年了, 可以說是閱人無數; 今天就來講講心臟病有何「面相變化」! 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人朋友說:你最近臉怎麼變了樣呢?你一定要仔仔細細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變了樣,因為有些「變臉」可能是身體給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古人認為「相由心生」,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這個說法也有一定科學道理。什麼樣的「顏值」的變化是有可能心臟方面的問題呢?

1. 面部水腫

正常人如果晚上睡覺前喝多了水,或是晚上吃的過鹹,第二天早起就會臉部水腫,但這種不用擔心,只要注意一下,便能恢復。但如果飲食注意後,還是常常水腫,就要考慮疾病因素。因浮腫與很多器官的病變有關,尤其發現用手按下浮腫位置,皮膚不會彈回來,這種變化則可能預示心臟出現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腎臟問題,但無論是哪種,都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2. 皮膚變色

不同的心臟疾病,反應在臉上的顏色也不一樣。慢性心臟衰竭、晚期心肺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病人,臉色可呈暗紅色;二尖瓣關閉不全,病人可能會面色蒼白;心臟收縮功能障礙引起組織缺氧,可導致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

3. 眼瞼有黃色瘤

常見於4、50歲以上人群,主要是由壞膽固醇偏高導致皮下脂肪堆積所致,說明膽固醇和血脂偏高。就是眼部周圍出現黃色的小腫塊,也稱黃色瘤,一般呈米粒或黃豆大小,這主要是因為血脂過高導致皮下脂肪堆積所致。而高脂血症等,也是誘發心臟血管狹窄的重要因素,應該及時就醫去做血脂檢查。

4. 眼睛出現「老年環」

眼角膜周圍長出一圈灰白色的環,即角膜老年環,這是因為血液中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等沉澱的表現,提示心臟病的可能。

5. 前額皺紋(抬頭紋)

曾有法國研究人員根據長時間的追蹤研究發現,抬頭紋多且深的人,比沒有皺紋的人死於心血管病的風險稍高。研究人員推測:前額的血管很細,可能對斑塊更加敏感,所以抬頭紋加深、變多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或斑塊積聚導致的血管硬化有關。

6. 鼻樑橫紋(稱之為山根橫紋)

鼻尖腫脹、發硬都表明心臟脂肪可能在增加或心臟病變正在加重;鼻子和兩眼中間的鼻樑處若有一條橫紋溝,嚴重者會出現一條青筋,預示著可能存在冠狀動脈心臟病。

7. 耳垂皺褶(稱之為冠心溝)

這點也多出現在中老年人耳垂上,當出現一條連貫的褶皺,有時可能出現在單側耳垂上,有時兩側耳垂上可能都有,這多半說明冠狀動脈硬化比較嚴重。

8. 舌苔發黃

有心血管病的人,舌苔顏色、微生物菌群與健康人群有很大的不同,若同時伴有心慌、氣促,甚至失眠多夢、心前區刺痛等症狀,就要考慮心血管病的可能。

9. 嘴唇發紫

心臟血液循環不順會最先反映在唇色上,呈現青紫色,這種情況可能與心腦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或貧血有關。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心臟內科 張哲明醫師,本文轉載自第390期《新光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