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缺口怎麼補?食藥署揭3業者可專案進口 目標6月中上旬分批到貨...藥師憂:2週沒到貨就非常危險

缺藥危機

國內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因檢驗數據造假、違反PIC/S GMP遭勒令關廠,也導致全台許多醫院手術、洗腎所需的輸液出現缺口。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永豐化工的庫存可供應到今年6月底,食藥署將協調南光、信東、台灣大塚、台裕、濟生等業者提供替代藥品。但據業界傳聞生理食鹽水注射用缺200萬瓶,以及缺10萬瓶輸注液。

王德原接受《信傳媒》電訪時仍強調,「目前供應吃緊是事實,但沒有缺貨,因為在5月初就已協調國內可以輸出生產的業者,請他們擴大產能,5月初請他們生產,生產完要檢驗14天以上,整個製程走完大概就是最近到月底開始放行,所以永豐供應量確實下降,但其他這邊補上的會慢慢放出來。」

國民黨22日召開「五缺政府,衛福部把人民健康玩弄於股掌之間?」記者會,質疑衛福部不但沒有公告讓民眾知道哪些藥品批號有問題並全面回收,反而讓永豐化學先前的產品繼續使用,食藥署甚至派人駐廠幫忙銷庫存,呼籲賴政府應盡快針對缺藥問題拿出辦法,維護民眾用藥權益與健康。

6家廠商產能是否真能補上?新衛福部團隊這樣回應

而針對甫上任的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提到目前輸液是「吃緊」但沒有「缺」,問到目前的吃緊量,一個月大約是多少?

王德原則回應表示,「這個是動態跳動的,所以我也沒辦法告訴你,現在就是要請國內這些業者生產,加上國外專案輸入的部分,補上永豐現在減少以及之後沒辦法製造的量。」

22日下午媒體記者會中,林靜儀表示,「這次就是因為政府有在定期查核查廠,才會發現這家廠商這次問題實在太嚴重,如果該廠商的藥證是到明年或後年,那我們這段時間就是輔導改善,但剛好他(永豐)的證是5/10到期,在還沒改善前到期才會出現現在這個狀況,我們當然也拜託廠商只要以最快速度把該有的標準品管做起來,食藥署這邊也會以最快速度把證給下去。」

林靜儀強調在專案進口的部分,健保署會給予全力協助,「請大家不要擔心,在這幾周內可以出貨的就穩定出貨,接下來當然就是讓其他能夠補足的部分,量能先補上來,未來其他藥品也會在把法源補強的情況下,確保國內各種應該有的大型或特殊藥品都不會有一家出問題、整個國內緊急的狀況。」

但她也坦承,在法源上政府能介入私人公司的部分有限,「特殊藥品或大量藥品在某個廠商有掌控權的情況下,是否在整個管理跟示警機制可以更敏銳,相關法源部份我們會趕快來處理。」

記者會後媒體問到目前其他6家廠商產能是否真能補上?

林靜儀表示,「我們請人家幫忙、他們要增加產線、加班,幫忙2個月後說不用了,長遠來講對廠商來說是不合理的,尤其廠商是為了要協助因為另一家廠商違法的關係,我們也要去思考如何讓這些願意協助的廠商,未來如何安心加班出貨,目前會再讓其他藥廠協助及專案進口,預估如果都能銜接上,就能穩定出貨。」

有藥師擔心背後是整個缺藥的問題,對此林靜儀表示,未來長遠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機制,強調藥品通報平台已有這樣的功能,也希望盡快上軌道。

國內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因檢驗數據造假遭勒令關廠,也導致全台許多醫院手術、洗腎所需的輸液出現缺口。(圖片來源/freepik)

食藥署:有3家業者可專案進口,目標6月中上旬分批到貨

針對永豐輸液供貨後續,王德原也強調,透過西藥供應平台,希望目前可能買不到這些品項的醫療院所可以來平台登錄,食藥署會派專案去協調調配。「如果是永豐自己合約的36家醫院,目前掌控都還有庫存,如果是合約醫院,原則上永豐應該要供應,但如果有溝通困難,我們也會幫忙去溝通。」

他表示,永豐的庫存大概到6月就會出完,食藥署目前也在協調,「接下來國產產量會再提升一些,當然還有一些要靠專案輸入的部分來補,這塊我們目前在積極洽談,至少有3家業者可以從國外進口,已經有業者送件,目標大概在6月中上旬分批到貨。目前相關程序還在談,講好確認可以進來的,會公布在西藥供應平台對外宣布。」

藥師憂:2個禮拜沒到貨就非常危險...

對此,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直言,「2個禮拜沒到貨就非常危險,王德原說沒有風險問題,他說沒有PIC/S GMP沒錯,但還可以繼續製造,那不是很矛盾?很多基層藥師都看不下去了。而且我一直說是要監測原廠跟原製造廠,不是監測中盤,食藥署花錢去監測中盤,中盤沒貨時就代表原廠一定沒貨。」

沈采穎也提到,之前呼籲要成立缺藥辦公室,就是因為民間沒有公權力的話,原廠不會甩你,變成只是做公告。

「現在食藥署是不是在告訴我們,藥廠不管環境髒亂、沒生產記錄…多樣違規,只要產品沒風險,藥品就可以賣?食藥署平常連仿單不對要修正都要下架回收了,但現在卻不需要,永豐出貨的藥品上還能標示PIC/S GMP 嗎?這不是雙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