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訓練」還是「教育」孩子?辨識並培養孩子的潛質

書摘

軍隊裡有句話說:「訓練以因應已知,教育以因應未知。」這句話暗指「訓練」和「教育」完全是兩碼事。確實如此。但兩者仍舊被混淆,就像技能和潛質被混為一談一樣。訓練是關於學習和練習特定技能;教育則是拓展知識,培養信念和價值觀,獲取經驗。兩者的差異頗為明顯。試想,要是有人跟你說「我今天要教育我的狗」,你聽到會有什麼感覺?這句話聽起來就不合邏輯,因為我們不會「教育」狗,而是「訓練」狗。我們教狗坐下、待著別動,以及打滾,但不會期待牠深入理解我們要牠做這些事的各種情境。

「訓練」和「教育」完全是兩碼事

但這就是人們自我教育的原因。我們之所以學習理解環境,是為了在其中能更有效地運作,而這就是教育代表的所有意義。這並不需要多高的學歷,甚至連小學學歷都不用(小學其實是很晚近的發明)。想像一個幼童把黏土塞進嘴裡或去拉貓咪的尾巴,進而發現黏土難吃死了,這麼做會使貓發出嚇人的嘶嘶聲,這表示他正在接受教育。

這是人的本能,人類天生就是好奇的動物,不斷探索周圍的世界。透過教育,遠古人類才能存活下來。太靠近火,你就知道火是熱的;吃了某種漿果致使身體不適,你就學會不能採那棵樹的果子。來自動物、人類和環境的威脅無所不在。社會關係至關緊要,就是與他人相處以建立社群和部落的能力。能夠摸索出方法的人,存活機率就更高,而這需要狡猾、創造力、社會智商和復原力等特質。這些都屬於潛質,而非技能,而且是透過教育所啟發和培養的。

再回到F1賽車的例子。即使駕馭那麼龐雜的系統是可預測的,但要把這台車的強大性能發揮到極致,需要的就不只是技能而已。通常,成功的F1車手會從小型賽車開始,然後往福特方程式賽車、GP3、F3 、GP2逐步進階,最後才會晉級到F1賽車。層級愈來愈高,賽車的速度更快,性能也更強,也就是說車手不斷把自己放到不同的環境中,學習不同賽道、情境和性能極限的細微差異。這個過程約要十二到十五年,在這期間一流車手也會參與維修工作、到車廠走動,以及研究賽車的歷史。此外,他們也經常尋找專門學校,學習如何在氣候惡劣、路況差或沒有道路的狀況下駕駛。

F1車手永遠不會在雪地裡賽車,所以何必多此一舉呢?因為在各種不確定的環境中練習,就是在鍛鍊車手在F1賽場上所需的潛質,包括謙遜、狀態意識和自我效能。車手對汽車的理解愈全面,包括力學、物理學、已知的變數和可能的變數,就愈能成功培養身為車手所需的才能。這樣的概念適用於所有人。透過各種經驗累積的教育,在我們的海馬迴裡裝載了日後可供取用的資訊。同樣重要的是,教育也迫使我們在努力理解和掌握新狀況時,能放心仰賴自己的潛質。

按照這個原則,比起在一家大型顧問公司工作十年的男性,一個揹著背包橫越亞洲、在非洲為村民挖井的女性,很可能是更合適的人資專員。因為現在我們知道,人才不單純只是技能,而是潛質和技能的動態同步呈現。人才是透過訓練和教育培養而成的。

問題在於,真正的教育是困難的,而短期、集中的訓練要容易多了。愈常待在可預測的環境裡,無論那個環境有多龐雜,人類通常就愈舒適自在。我們喜歡可預測性,習以為常之後技能就會隨之提升。說實在的,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揹著背包橫越亞洲的機會,就算有,大概也不想。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教育比訓練要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它通常必須要有探索未知的意願。

如何辨識、培養及評估潛質

我們要如何評估自己的潛質,徹底開發我們原有的潛質,或是培養我們可能欠缺的潛質?的確,這並不是項簡單的任務。當生活平靜可預期時(大多數人偏愛、也努力想達到的境界),潛質多半隱而不見,彼此混合且無聲無息。你或許會注意到某人安靜內向,而另一個人暴躁易怒,但這類特質只是內在潛質的隱微跡象。若要更清楚看見一個人的潛質,通常需要壓力和不確定性的推波助瀾,而且壓力愈大,浮現的潛質就會愈加清楚可辨。當你在陌生的城市迷路,卻身無分文又不會說當地語言,這時你顯露的潛質會比你在宜家家居(IKEA)走道上迷路要多很多。

此外,人類如此多變,又使得這項任務更加困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潛質組合,且以不同的方式互相作用。例如,我的耐心可能對我的狀態意識產生正面影響,卻也可能對我的決斷力產生負面影響。另外,壓力是一種主觀的認知。我怕高,站在高處會讓我緊張不已;但若晚上把我丟到海裡,在黑暗中漂浮,四周充滿看不見的海洋生物,我卻放鬆無比。但對其他人(我猜是大多數人)來說,同樣的環境卻充滿了壓力。

這就表示,當我們試著評估或培養潛質時,環境非常重要。沒有一體適用的模型, 也沒有四海皆準的問題清單或劇本。打造極端壓力的環境往往不切實際,甚至造成傷害,還可能觸犯法律。要是把團隊成員丟進漆黑的大海,這種評量方法既不切實際也不道德。此外還有相關性的問題。夜間潛水誘導出的潛質或許能告訴我們一個人適不適合加入海豹部隊,但同樣的潛質在其他例如商場中重不重要就很難說。(可能很重要,只是表面上看不出來。)

在《潛質》中針對不同潛質分析時,你會發現內含不同環境、情況和場景的範例,都將有助於激發你的想法。也就是說,你必須在個人生活、工作和團隊中考慮自己的表現。因為表現畢竟也是一種主觀認知。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