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半導體產值差距已不到5千億元 產業界要怎麼自立自強?

經濟

隨著兩岸的官方交流持續停擺,除了陸生、陸客來台人數具體減少以外,也愈來愈多人擔心兩岸之間的經貿交流會不會跟著熄火。為此,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的玉山小聚14日特別以兩岸間的政經關係和投資策略為題,邀請有豐富大型併購案處理經驗的華軒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駱秉寬進行演講。

其實以今年1至5月的統計數字來看,台灣對大陸、香港的貿易順差還有285億美元,是國內經濟成長率「爭3保2」的重要支撐。而投資方面,台灣對大陸投資經核准214件、投資金額25.7億美元。相反的,陸資來台投資也有55件、金額1.43億美元,和過往相比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差異。

兩岸經貿交流已經有了實質變化

所以,市場上憂心重重的氛圍與統計數字有落差,駱秉寬表示,從數字上來看兩岸間的經貿往來依然「維持現狀」,但實質上不管是投資或合作都已經發生變化,進入新的情勢。

根據他的觀察,政府在兩岸經貿政策上的態度完全不同,過去馬政府時期主張「從中國走向世界」,現在蔡政府則是「從世界走向中國」,新南向政策,由過去由政府、公權力所推動的兩岸經貿往來,已經改由民間主導,更以大陸為主要的市場,合作的模式和性質、途徑已經改變。

第二,大陸經濟成長「新常態」與台灣「新平庸」時代的機會。當大陸已經開始進行調結構措施,注重供給側的改革,並且喊出「中國製造2025」的時候,面對高負債、高失業率、低投資、低通膨的台灣,我們如何參與政府推動的五大創新+2+2+1產業來維持應有的產業優勢地位?

第三,兩岸間的電子訊息產業將出現一個新的競爭、同時也是合作的關係。駱秉寬指出,雖然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直領先大陸,但在去年大陸半導體業的產值已經來到1.95兆新台幣,台灣則是2.43兆新台幣,雙方的差距相差不到5000億,「我們很怕在競逐的過程中,台灣和大陸的距離拉近中。」

專家:業者應強化供應鏈的地位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台灣的產業要怎麼自己找出突破口?駱秉寬建議,有利的合作模式其實很多,只是台商要依不同產業別進一步找到自己的定位,像是區域經濟、園區建設、地方政府、共享經濟都有不同的合作機會,甚或是台商也能持續強化在專業供應鏈上的地位。

除了發展合作關係之外,他也進一步指出,台商應該還是要多鼓勵自身的產業創新研發,「台灣雖然有『薯條三兄弟』台積電、鴻海、大立光,但是大陸有『洗澡(BATH)四天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在科技大廠的競爭我們市值目前還是輸人家的,因為我們沒有產業創新模式,我們的市場太小了。」

不過,民間產業合作和經貿交流的同時,駱秉寬認為,業者在策略上可以透過二軌(海基會、海協會)及三軌(泛指民間交流)的交流模式,讓產業界對大陸商情和產業資訊掌握更精準,強化本身的競爭力和創新商業模式,降低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