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27國的4億公民自6月6日起從荷蘭開始投票,歐洲議會9日結果出爐,極右派席次大幅增加,勢必影響現在寬鬆的移民政策和高規格的氣候政策,其中荷蘭選民讓反移民、疑歐派政黨拿下第2多席次。
在720個席位中,歐盟執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領導的中間偏右歐洲人民黨(EPP)拿下186席,保住最大黨地位,但是歐盟的極右翼黨派度過一個美好的周末,席次大增。
歐洲人民黨保住最大黨地位
極右翼勢力在歐洲日益壯大,將牽動布魯塞爾的政策。觀察家預期,隨著馮德萊恩計劃連任歐盟主席,她必須面對不太重視環保、更加分散且越來越不歡迎移民的歐洲議會。
歐盟2大國德國和德國的極右翼勢力大幅增加,擊敗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政黨,使馬克宏與蕭茲的政黨成為最大輸家。
馮德萊恩領導的歐洲人民黨 (EPP) 在歐洲議會保住最大的政黨地位,比2019年選舉增加 8個席位,總數為182個。
其他贏家方面,不結盟政黨包括不屬於某一公認政治團體的右翼和左翼政黨贏得99個席位,比2019年多了37個席位。由義大利總理梅洛妮(Giorgia Meloni)主導的歐洲保守黨和改革黨(ECR)比5年前多了4個席次。
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 (S&D)失去4個席位,但該黨仍拿下135席,為歐洲議會第二大黨,它的成員遍布歐盟各國,最大票倉為西班牙。
法國總統政黨大敗,極右派勝出
法國選舉是極右派勝出,在野黨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和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領導的極右「國民聯盟」(RN)贏得58個席位,比5年前增加9個席位。
但在2019年選舉中取得強勁進展的德國綠黨也遭受重大打擊,失去19個席次,只得到52席,這意味說,環境政策未來可能面臨風險,因為代表歐盟過去5年在環境氣候政策展現的積極企圖心遭到反彈。
比利時、法國、德國和義大利是自由派和綠黨遭受最嚴重失敗的主要國家,變成極右翼快速崛起,特別是在巴黎和柏林。
分析師表示,與2019年上一輪投票相比,這種得失顯示歐洲政治氣氛發生巨大轉變,關鍵原因是缺乏體面的住房、高通膨、俄軍侵略烏克蘭戰爭,都引起歐洲公民更為支持及右翼黨派,對自由派和綠黨的支持減少。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副主任切爾內瓦(Vessela Tcherneva)表示:「烏克蘭和加薩戰爭,以及整個歐盟仍存在經濟危機,這些因素都導致更加焦慮的氣氛,也讓選民尋求更多安全保障,極右翼分子承諾給他們更多的安全保障。」
在這次選舉,法國總統馬克宏更是一敗塗地,他領導的自由派「復興歐洲黨」(Renew party)失去22個席次,得票率還不到15%。
馬克宏解散法國國會,提前改選
根據《EuroNews》報導,馬克宏隨即解散國會,提前改選,這個決定被認為既具有歷史意義又完全出乎意料,這一大膽舉動給這位法國自由派領導人帶來了巨大風險,也象徵他政治生涯的關鍵時刻。
在2022年選舉失去多數席位後,馬克宏的「復興歐洲黨」可能在即將到來的改選面臨進一步挫敗,表現不佳可能會導致他的政黨遭受更多損失。
這一決定也拉高周日勝出的巴爾德拉聲勢,如果他的政黨表現良好,他可能成為法國新總理,從而導致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出現一段共存時期。
分析家對於馬克宏解散國會的動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這是試圖推動傳統的右翼共和黨(LR)與他的自由派結盟。其他人猜測這可能是一個更狡猾的策略,馬克宏可能希望極右翼政府在2027年總統選舉之前變得不受歡迎。
德國政府完全不考慮解散國會
德國也是極右政黨勝出。雖然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受到主要候選人助理捲入北京情蒐案的影響,但是得票率還是從2019年的11%增至約16%,成為第二強勢力,僅次於在野「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的30%,還擊敗德國總理蕭茲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的14%,SPD慘淪老三。
德國聯合執政的三黨在歐洲議會大選中失利,柏林聯邦政府還是反駁提前選舉的猜測和呼籲。德國政府發言人赫貝斯特賴特(Steffen Hebestreit)周一在柏林宣布:「德國聯邦議院大選預計明年秋季舉行,我們連一秒鐘都沒有出現過德國現在就可以開始新的選舉的念頭。」
總結來說,中間派雖然在歐洲議會占多數,但是極右聲勢崛起,首要牽制歐盟移民政策,對氣候政策也會有影響,中間派想要翻轉右派意見,必須花費更多時間說服。
馮德萊恩指出,「歐洲人民黨」的勝利代表多數民眾支持強大的歐洲,而極右和極左派選票都增加,對中間派而言責任更重大,特別是外來勢力會導致歐洲不穩定、弱化歐盟,「絕對不能容許此事發生」
但綠黨聯合主席蘭伯特警告歐洲人民黨(EPP)、社會民主黨(S&D)和復興歐洲黨主席:「你們3黨很有可能獲得多數席位,但如果你們想在未來5年尋求穩定和負責任的政策,那就擁抱各種風格極右翼分子,而不是你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