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金門生活圈示範區作為兩岸交流的先行先試?

兩岸

金門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鄰近中國廈門最近的距離僅15公里,可以說是觀望兩岸關係發展的縮影。站在金門東岸邊臨看廈門的高樓大廈建築,比鄰的程度實讓人難以想像;同時回頭看腳下踏的土地,平和的微風加上兩岸分隔對峙的時空背景,心境上有種莫名又難以形容的複雜感受。

試著以一個外來的旅人參與在地觀察,旅行間與操著閩南話的金門當地鄉親對話,平靜的走在兩岸軍事對壘的歷史痕跡上,閩南建築與鄉間道路上不是龐大的遊覽車,而是數台租借的輕型摩托車,騎乘的觀光客可能是來自福建省泉州、廈門或福州等地的自由行旅客,一直沈浸在淡定又習以為常的氛圍之中,對照兩岸對峙的「冷和」現況,「台灣-金門-廈門」三者之間因而產生奇妙的連結。

我在偶然的機會下到金門拜訪與交流,看看當地的產經發展,也試著嗅嗅看那股牽動兩岸關係的情境。旅途中想像著兩岸與金門的關聯性,突發奇想,或許金門可以扮演著什麼角色?金門的角色,這個話題過去各界已經談了很多,從具地方特色的聚落文化、經濟型態、戰地歷史等,以及在1990年9月金門協議的簽署,兩岸針對雙方偷渡客及刑事罪犯的遣送作業進行協商,2001年2月開啟了金門與廈門航海線的「小三通」,不但開啟了兩岸交流便捷化的試驗模式,也可視為是兩岸走入直航(2003年到2008年間有採「包機直航」,2009年8月開始「定期直航」)的起始點。

確實如此,無論劃定哪一段歷史脈絡的轉軸,都可以定位出不同時期金門在兩岸關係的功能與角色,從軍事對壘的肅殺情勢,金門特殊的戰地功能,戒嚴解除也比台灣稍晚一年半;之後兩岸開放交流,金門與廈門灣相互遙望的地理位置,小三通的實施確實讓金門的觀光旅遊有快速成長之勢,從開放初期20萬人的進出次數,近幾年更已有破百萬旅遊人次的佳績,觀光人潮確實對金門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活水。

金台關係還不如金廈之間的交流緊密!

和金門僅有的大型企業代表有簡單的交談,他們講述著金門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戶籍登記在金門的總人口約有13萬多人,常住人口卻僅不到7萬人,大多的金門人遠到台灣謀生與就學,這樣的現象不得不讓人對金門的人口外流感到擔憂,或許這對金門做為一個島嶼城市來說,是一種必然的宿命,也可視為近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之一,只是這樣的縮影可能不必然是困境,或言也是長久以來台灣以「工具性」看待金門的想像落差吧!

一位金門縣政府的官員提到他遠赴金門工作的體驗,淡淡的說著「來到了金門,發現這裡跟台灣根本是不同世界!」就我的理解,這位地方官員所強調的不是金門與台灣的落差,而是金門與生俱來的特殊人文色彩;特別的是,他舉例說金門當地人雖操著閩南話,但意識形態卻有相當之差異,這樣的不同不在於認同,而是來自長久以來被異樣眼光對待的心境,與其用「工具性」來形容,還不如稱之是來自於「邊緣歧視」的「次等公民」看待。這位官員情緒高昂地講述著金門的宿命,卻同時也帶著金門對自己發展的自信與不甘心,這樣的感嘆確讓筆者印象深刻。

在短暫的旅行中,為了融入當地的生活型態,徒步前往幾家知名的連鎖零售商店觀察與採買旅行物資,商店裡不斷進出的人潮及忙碌補貨的店家人員,不禁讓人內心充滿疑問,金門有限的常住人口數如何撐著連鎖零售的營運壓力?且又為何會選擇在金門開設分店?仔細觀察下,事實勝於雄辯,逐漸填補了疑問,多數進入的人潮不只是當地居民,更多的是來自對岸的中國旅客。細探之下,一位在金門相當優秀的青年民意代表表示,金門許多全國性零售商店的逐月業績在全國排名都是名列前茅,而大多數消費者來自對岸民眾,透過小三通的方式來金門添購平日生活用品。

曾有一篇評論文章以「金門,離台灣愈來愈遠,離廈門愈來愈近」為題,講述中央一直沒有對金門有整體性的規劃,使得這個島嶼一直被「工具性」使用,面臨缺乏主體性發展的窘境,而受到中國的牽引與影響。確實,若以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戰地文化,鑲嵌在兩岸關係發展的脈動,同時也造就了後冷戰的金廈共同生活文化。對金門鄉親來說,假期間不是選擇去台灣本島進行旅遊觀光,反而多數人選擇到廈門、泉州或福州等地消費。對中國民眾來說,不到一小時的船程到金門購買民生用品,不只是潮流,也是一種重視生活品質的認知。這樣「一來一往」的雙邊民間交流,已經走入生活化的兩岸互動,甚至兩地生活圈更趨常態化!

為兩岸生活圈示範區的國家整體產業布局

曾經有一段時間,金門嘗試規劃「自由經貿計畫」,但由於中央對於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有所疑慮,而終止相關政策的推動,這讓金門失去了一次可以做為兩岸經貿合作先行先試的機會,實為可惜。近年來,經濟部也提出「離島產業升級輔導計畫」,在金門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之下,將食品產業加工製程與技術開發作為促進當地產經發展的主軸,同時結合地方產業推廣發展計畫,提升地方產業發展的動能。換言之,金門產業特徵雖是淺碟型的有限規模,不同於其他地區有完整產業分工鏈結的聚落型態;但是,如何推展出具地方特色的產業聚落,對當地政府而言仍不可忽視,這往往也攸關著民眾的生活福祉。

如前所述,金門一直以來有特殊的文化環境,也在兩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示範點功能,只是除了政治性的思維之外,如何規劃出有利於金門經濟發展的方案,以及將金門具特性的產業聚落效益輻射到全國,甚至成為全國離島的典範,這不但重要,更是國家整體產業佈局的一環。如果試著挖掘出金門原本具備的特徵與優勢,例如早期多數金門人移民深根在東南亞各國,同時又結合兩岸政經的走勢,金門的產業動能或有走向「連結在地,鏈結兩岸,邁入國際」的機會。

地方交流可能會是未來兩岸互動的主要渠道之一,尤以今年七月初由台北市和上海適合辦的「雙城論壇」,由地方城市來主導的次區域合作層次,將對兩岸關係帶來一定的作用,也會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金門更具備這樣的推動條件。從實驗場域來看,以「金廈生活圈」的概念來促進次區域交流,不但有助於降低兩岸政經風險的管理成本,對於區域和平穩定有積極的作用,更符合了蔡總統對於兩岸地方交流的理念與立場。

金門可以朝向「宜居城市」的目標發展,從生活圈的概念結合醫療專區,並透過島嶼「因地制宜」的生態原生性旅遊,深化金門長期發展的產業規劃,而這些都是需要中央給予地方更多的制度空間,透果兩岸民間、地方的交流,採更具前瞻的思維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或許這是金門找尋自己主體性的關鍵所在,也應是當地民眾對發展需求的心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