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系掌握大數據、AI趨勢 百萬年薪不是夢

人物

「念人文社科系沒前(錢)途!」相信不少學生在面臨升學選擇時都聽過這樣的「建議」,尤其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最新科技領域當道,人文社科學生的價值似乎愈來愈難以被凸顯。

不過,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談到人工智慧時,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他說,進入AI時代,文科生的時代來了,不過這不是因為文科生的工作變得更好找,而是因為別科變得一樣難。然而因為AI無法處理更高層次的情感問題,這變成一個機會選項,同時,無論是否主修技術的人,都可以善用AI讓自己更升級。

台文系學生也能進入大數據公司

「我也是說故事的人,但說的是數據資料的故事。」講話的是26歲的李欣穎,目前在國內首屈一指的智能數據分析公司意藍,擔任數據分析師。他的工作內容有二,一是將幾億、幾千萬筆的網路社群資料,慢慢抽絲剝繭成「人類」看得懂的市場報告;第二則是教會電腦如何讀懂人類的語言。

你可能心想他一定有理工背景、是寫程式的高手。可惜都錯了,很難想像李欣穎今年才將從政大傳播所畢業,而他大學念的還是「台灣語文與傳播學」這個大部分人可能沒聽過的科系。

李欣穎說,他做的是成為電腦數據和客戶之間的橋樑,而過去的文學、傳播的背景和學習過程,反而建立他具備「爬梳」數據資料的能力,並且在爬梳之後能迅速抓到重點,繼續問電腦「對的問題」來篩選數據,最後還能利用自己的人文底蘊擴充整體脈絡。

這樣看下來可能有點抽象。李欣穎以自己所接過的一個案子為例,有一個文化相關單位想要知道在網路社群上,民眾對於台灣文化的印象、認知到底是什麼?

人文底蘊加強數據分析的脈絡

當時電腦從網路社群撈了幾萬筆資料,再經過整理分類,民眾對台灣文化的理解竟然出現「蛋塔」、「愛排隊」、「一窩蜂」、「韓國藝人」、「日本卡通」等,但這些表面的詞彙若要再進一步解讀其實幾乎是沒有意義的。

不過正因為過去學習台灣文學,李欣穎能很快聯想到,不少本土文學家的作品都是在探討殖民所帶來的影響、階級議題,以及台灣的主體性等等。因此在撈資料、爬梳、分類不斷循環的過程中,最後他得出其實這些字詞背後代表的是,民眾對台灣「主體性認同不足」和「主體性淺碟化」兩個結論。

李欣穎不諱言,在做數據分析的過程,多少還是得學會寫簡單的程式和統計,「不過工作的重點還是後面的分析解讀,所以同部門的同事全部都是人文社會學系畢業的,像是有政治系、中文系的。」

他表示,以數據分析師的工作來看,平均月薪能夠有4萬,而月薪7、8萬的分析師也大有人在。以李欣穎的案例看來,人文社科學生只要掌握趨勢,在大數據、AI領域也能有所發揮。

104人力銀行職涯事業處副總陳蒿榮指出,很多人以為在新科技當道的時代,將會是理工人才的天下,文科學生完全沒有機會,「其實這是不對的,應該解讀成未來的分工會愈來愈細,而且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