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後「類鼻疽」個案大增37例、3死》哪些人要特別小心?如何預防?

醫療保健

凱米颱風過後,「類鼻疽」疫情有升溫的趨勢。

疾管署13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19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含3例死亡個案,分別為高雄市15例、台南市及台中市各2例,年齡介於 2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7/24-8/7,其中17例具有慢性病史,7例有汙水、土壤等相關環境暴露史。

疾管署說明,死亡個案為50多歲女性、80多歲女性及60多歲男性,均具慢性病史,因類鼻疽併發肺炎或敗血性休克死亡。其餘新確診個案14例仍住院中、其中2例於加護病房治療。

台灣類鼻疽病例大部分都是散發性的個案,首例病例是1982年到菲律賓,不幸溺水而遭受感染的個案,之後1996到1998年,共有6例報告病例,2000年Hsueh等人的報告,從1996至2000年台大醫院收集到台灣地區15例類鼻疽病例,其中11例為本土病例。

依據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37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30例為凱米颱風後確診個案,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23例、台南市4例、台中市2例、嘉義縣1例。

究竟「類鼻疽」是什麼樣的傳染病?是如何傳播的?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颱風後一個月內,類鼻疽確診個案狂增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造成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

民眾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類鼻疽,但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4週,短則數小時,也可長達21天,因此近期仍持續會有個案出現。此外,疾管署也提到,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並提醒民眾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

哪些人要特別小心「類鼻疽」?如何預防?

至於哪些人要特別注意?又該如何預防呢?

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預防「類鼻疽」的方法包括:

1. 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應避免赤足於污泥土或污水中。

2. 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的人,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清洗乾淨,或使用鞋套或手套,以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濕土。

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