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名額也能做假帳?大學分發入學上週放榜,創校逾60年的老牌私校中國文化大學竟被爆出,未如實將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招生管道缺額回流到分發入學,恐影響考生權益。
對此,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下稱考分會)證實,初步了解文化大學短少約200多個名額,教育部則表示,目前正在查處中,若查證屬實,將扣減招生名額、學校獎補助款,並懲處相關人員。
實際缺額比245個更多?文大遭爆短報回流名額
升大學三大招生管道依序分別為,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分發入學為多數大學最後一個招生管道,相關規定都寫明,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未足額錄取的名額,「應」回流到到分發入學。
113學年度分發入學15日放榜,雖然今年30所私立學校中,19校出現缺額,但在各校積極調控招生名額下,今年度公私校缺額總計2505人,是近4年最低。
而文化大學今年缺額為245個,為缺額第6多的學校,前五名依序為實踐大學296個、長榮大學268個、大葉大學253個、中華大學、真理大學246個。
不過,《聯合報》報導指出,文化大學未如實將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管道的缺額,回流到分發入學,藉此壓低分發入學管道的缺額,此舉也可能影響到學生的權益。
文化大學為何出此下策?教團喊話教育部應有核對機制
進一步往前看文化大學缺額情形,其實在今年之前,文化大學在111、112學年度已經連2年缺額數最多。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金財質疑,大學這樣做的目的是否是為了創造出來一個比較漂亮的表面數字,很多學校也都以「滿招」最為招生賣點,也會影響到明年,也就是現在高二要升高三的學生,在未來選擇校系時會不會被誤導,這是有點取巧的行為,都是招生伎倆。
林金財表示學校應該要在教育部核定作業前申請「寄存名額」,要調整應該按照程序去調整,現在藏了這些名額,等於是剝奪了200多個學生選系不選校的機會。
他指出,教育部應該去處理2件事,第一處理今年的問題,這些名額是否要釋放出來?如何讓學生有機會入學?後面只剩獨招管道,是否要用獨招的方法?第二,也許過去是沒有被發現,因為考分會只處理學校報來的名額,不會去勾稽所有的核定名額,考分會也沒有被授權去做這件事,教育部應該規劃一個機制來對核定的招生名額使用進行控管,這個一勾稽就有了。
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表示,學校短報回流名額是為了「面子」,但未回流名額仍會等同於沒招到學生,最終仍會反映在教育部年底公告的註冊率相關統計上。
教育部:查證屬實將口減招生名額與獎補助
考分會分發組主任黃信復表示,歷來考分會均採信學校提報的回流名額,因為學校都是巴不得把招生名額回流給學生填,應該不會有學校有名額不釋放出來,也是首次遇到這種狀況,教育部已經介入調查。
教育部表示,「本部刻正查處中」,如果大學確實有違反招生規定的情況,經查證屬實,將依據「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扣減招生名額、調整繁星及申請名額比率、扣減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補助經費、扣減私校獎補助款等,也會懲處相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