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金融科技法規快鬆綁 不然智慧醫療台灣只配望著歐美的車尾燈

台灣銀行家雜誌

智慧醫療與金融產業的結合,在台灣方興未艾,但尚待突破《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約束等瓶頸。政治大學風險與保險學系教授、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曾經擔任金管會主委,她指出,歐美國家都將人工智慧、區塊鏈(Blockchain)、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s,詳見名詞解釋)等技術納入基礎工程中,台灣如果也能夠朝向這方面進行,跟上世界趨勢的步調才能加快。以下,是她接受本刊專訪的摘要整理。

在國外已推動數年,台灣在2016年開始出現的「外溢保單」,就是將智慧醫療服務融入保險保障商品。所謂的外溢保單是指,除了保障功能外,若保戶願意提高自己的健康狀況,未來保險費率就能降低。因為有降費的誘因,誘導消費者改變生活習慣,讓保單對社會產生正向的外溢效果,目前多用在產險類汽車險與壽險公司的健康險。

其中,健康險的特色是,保戶購買一段時間,保險公司會提供免費健檢,若檢查身體健康程度達到一定標準,可以享受未來保費減費,長期來看也有協助全民健保的財務壓力減輕效果。對保險公司而言,透過商品設計,外溢保單可以蒐集到更多保戶生活習慣與健康資料,這些數據是保險公司了解客戶、針對需求進行銷售以及研發產品的重要基礎。

在金融科技數據應用中,最重要的精神是建立整合平台,經由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及系統運算,得到更精準的分析結果,再透過透明公開機制,合理分享給其他相關業者,有助於業者強化風險管理能力與創新商品服務。

區塊鏈、智慧合約技術保護個資

不過,現行《保險法》與《個人資料保護法》中,這類保單保戶資料的揭露與使用,在保險契約與核保過程中,一定要透過「親晤親簽」以及「保戶同意」方式確認才能生效。如果當事人不知情或不同意,個人資料就無法使用,也不能進行數據分析。

高齡化社會來臨,保險業者與醫療業者倚賴智慧醫療整合資訊,進行商品創新與風險控管,美國、歐洲都積極應用相關資訊投入特定醫療領域,例如長期照護、失智症的研究中,以及與預防醫學中越來越普及的穿戴式裝置結合,再搭配健康檢查,建立更好的預防機制。

歐美國家對於個人資料開放規範不同,但都逐步修法調整。台灣個資法的規範相當嚴格,是目前國內金融科技發展的阻力。在金融創新的趨勢中,修正不合時宜的法規非常重要。因為透過這些智慧裝置和健康管理資訊可以提供更符合保戶需求的醫療解決方案,對病患、保戶、醫療機構都是有效益的,研議在強化資安與風險控管下適度合理法規的開放,才能創造三方都贏的機會。

目前,金融科技的技術業者已提出區塊鏈、智慧合約等技術,可以採取系統自動化、無可竄改的透明機制,安全的管理及傳送資料,讓過去個資法最擔心資安問題隱私得到安全保護,後續也可再利用識別化的機制進行數據研究分享分析結果,能夠提供業者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歐美國家在發展金融科技時,都將上述技術納入基礎工程中,人工智慧系統分析與區塊鏈、智慧合約銜接,可以建構更好的創新研發環境,台灣如果也能夠朝向這方面進行,跟上世界趨勢的步調才能加快。

政大展開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創新實驗

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成立金融科技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創新實驗室,目的就是希望能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監理沙盒法案)的修法,並協助台灣金融法規修改與開放。

目前已經著手進行的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包括業者最關心的網路交易識別認證,以及如何避免詐欺行為。業者對於網路中金融交易,利用科技進行身分識別、認證技術上的需求極高,無非就是希望在金融科技的幫助下有更好的交易環境,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提供更好的商品服務。

如果能透過這類技術應用提供更安全透明的管理環境,就未必需要依照傳統保險法規規定的親晤與親簽來進行,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減少金融詐欺,也能做優化風險控管。

此外,協助監理科技(Regulation Tech)的提升,讓主管機關也能善用監理科技,亦是政大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創新實驗室的目標之一,預計今年下半年政大將邀約澳洲、亞洲或美國等監理科技相關業者,舉行金融科技法規開放與監理科技研討會,借鏡分享國際上金融法規修正與開放經驗,作為政府與國內業者的參考。

政大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創新實驗室成立至今,都定期舉辦討論會與研討會,邀請業者討論現行金融法規與金融科技牴觸的問題,了解目前業者最希望開放的項目與瓶頸,希望在產、官、學三方都能互相信任了解下發展需求。並且,以專案方式進行產學研究實驗,在消費者保護、風險控管以及資訊透明環境中,提出修正建議為目前法規阻礙解套,同時也研究如何透過監理科技技術提升協助主管機關做好即時法令遵循與監理控管。

跨部會整合大數據發展智慧醫療

在現行保險領域中,很多商業保險公司保戶同時也是健保投保人,健保資料庫中的數據對於智慧醫療相當重要。過去金管曾提出和衛福部合作規劃,讓保險公司可以使用健保資料庫,協助創新商品設計、定價策略的調整,甚至透過大數據整合分析,建立預防醫療機制,改變消費者的醫療行為。長期來看,健康的人越多,過度使用醫療資源的情況會減少,健保財務壓力也會減輕,透過健保資料庫的合作研究,可以達到雙贏目的。

不過,所有的政策如果涉及到跨部會整合,就會需要「Top Down」的統籌單位建立平台。過去行政院在前院長張善政的積極推動下,發展政府大數據開放政策,金管會與各部會都積極開放資料庫,因此行政院與國發會應扮演引領角色,邀集跨部會溝通,建立合作機制,才能夠走得更好。如果是讓相關部會自行提案,往往會出現單一部會因職權不足而無法整合。

目前的科技發展趨勢,不論是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還是要發展智慧醫療,都是要先從多方整合做起,政府應當將智慧醫療視為重大政策,由科技會報、行政院來擔任領導角色,從上而下的規劃與執行,才是能讓金融科技產業振興的最重要關鍵。

BOX: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s)

有別於傳統需要白紙黑字簽名作實才可執行的協議,智慧合約將參與者所建立的權利和義務,變成可自動執行的電腦程式,契約條文變成代碼,根據既定的事件去執行,可儲存、發放和接收任何訊息。目前廣泛應用在金融合約上,可延伸到所有產權的記錄。

由金融研訓院、政治大學與安侯建業三方主辦的「金融區塊鏈合作發展計畫」,就成功完成保險理賠自動化、中小企業融資的區塊鏈POC,透過智能合約完成多項流程自動化、履約管理及透明化稽核等目標,參與的業者包括國泰人壽、國泰產險、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元大金控以及土地銀行等。

(本文經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