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蔚藍的臺九線上,小貨車載著高雄美式大賣場的惜食食材,從臺東縣最南端的達仁鄉一路向北,前往最北端的長濱鄉南溪部落。這是一趟239公里的惜食運輸接力。
由逢甲大學社會創新暨永續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特聘教授侯勝宗推動的「食醫助行」移動創新方案,以雲端物流調度平臺和車隊管理APP,讓1919食物銀行有效掌握全臺7個倉庫、700多個物資據點。結合裕隆集團、南迴健康促進關懷協會等企業與社福機構,有效調度10多輛貨車。以車對車對接的三段式接力,去程將食材送進部落文化健康站、教會兒童課輔班,回程接駁前往臺東市區就醫的長輩,人貨共乘、貨進人出,減少食材浪費、運輸成本與碳足跡。
臺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偏鄉的交通、生活、長照需求如何滿足?從侯勝宗投入計程車產業研究20多年,並以管理學者的身分親自創業的經驗證明,偏鄉流動需要各式各樣的串聯,以及讓想像力落地的創新多元運輸模式。
臺東1919惜食運輸任務,用交通串起偏鄉的「食醫助行」。
影片來源/台灣微光行動協會
從無線電叫車到衛星派遣,那些年我們坐過的計程車
以計程車司機為研究主題,侯勝宗一路上見證臺灣計程車產業的劇變。尤其是2000年台灣大車隊引進新加坡康福車隊(Comfort Taxi)的GPS衛星派遣技術,顛覆傳統的無線電叫車。這一波科技採納(technology adoption)幾經水土不服,終於在臺灣站穩腳步。
侯勝宗說,全臺有10萬名運將,規模龐大的計程車產業是一個跨領域的研究議題,牽涉到複雜的人性、科技與商業策略。「很難用單一理論去解釋它,而且當時我已經預期未來的科技發展一定會把計程車產業帶到不同的層次」。果然,隨著手機普及,3G飛躍至5G,不僅翻轉計程車的經營模式,連多元計程車也加入戰場。
只是他沒想到,曾創業失敗、36歲重返校園讀博士,會在踏入學界後再度創業。帶著研究團隊走遍花東為偏鄉交通把脈;陪伴運將斜槓照服員,成為長照接送服務的生力軍。也在疫情期間以微光車隊協助上千人次的確診者和解除隔離者返家。更在2022年臺東大地震,花東鐵路中斷後,迅速組成小眾運輸,在3個月內完成7,720趟次的接駁服務。
多元的移動服務,握著方向盤的斜槓人生
「很多人都說管理學研究沒辦法實際解決產業的問題,我們有觀念、有架構、有各種策略分析,但對產業根本不痛不癢,真的是這樣嗎?我希望當一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研究者」。
2010年,侯勝宗在逢甲大學成立「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 同時以國科會「計程車產業鏈再造計畫」投入「移動設計」(mobility design)研究,嘗試在臺東實地運作。
很多人問他,研究計程車的商業模式,為什麼跑去全臺私人運具使用率最高、計程車低度使用的臺東?「臺灣最缺交通服務的是偏鄉,當時嚴長壽先生的『公益平臺』在臺東發展慢旅遊,希望我去協助解決包車旅遊的交通問題,畢竟在地移動要有腳啊!」
於是,侯勝宗與團隊嘗試整合當地計程車的移動服務,並製作「東台灣小旅行」APP,為在地發展包車慢遊的商機。旅客透過APP選擇宜花東的小旅遊路線並媒合包車司機;另一方面鼓勵司機參與觀光導覽課程,增加自我行銷的管道,以觀光包車增加收入。
類似的模式後來也移植到其他縣市,並將服務對象從遊客擴大到長輩和輪椅族。手握方向盤的司機不只是運將,同時也是導遊或照服員,侯勝宗說:「我們的核心是讓司機成為『服務者』,去滿足這些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需求,同時可以真正掌握自己人生方向盤。」
大學創業,在海拔2千公尺的梨山打造長照交通車隊
那幾年,服務科學、社會創新、大學社會責任(USR)的觀念陸續出現,他也在逢甲大學成立「B型企業王道中心」,嘗試以商業思維解決社會問題。「補貼是短暫的,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回歸商業思維。但對B型企業來說,賺錢只是手段,利他才是目的」。
適逢科技部(現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招募研究團隊探討社會議題。侯勝宗心想,計程車產業的研究進行至今,有服務模式、有商業思維、有專利,「早做晚做都要做,那就現在做吧!所以我在計畫第一年就成立『小驢行社會企業』(Donkey Move)」。
當時,他提案研發針對偏鄉長者使用的公益性長照車隊,「讓他們在偏鄉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叫到車去看病」。侯勝宗說,共善平臺是一個理想,但講「王道利他」,沒人聽得懂,而且司機需要的是實質收入。「所以我們決定去海拔2000公尺的中橫梨山,自己先示範!」
人口老化、聯外交通不便的梨山,下山看病成了長輩的麻煩事。來回車程超過8小時。如果不搭一天只有3班前往谷關,而且需先上網預約的公車,就是支付來回6,000元的包車費用,或坐當地的白牌車,來回1,200元。
侯勝宗的方法便是配合長照2.0資源,攜手租賃車業者共組在地長照車隊。並透過科技平臺整合資源,讓原本彼此競爭的交通業者在同一系統上聯合派遣,也減少民眾重複叫車的資源浪費。
有車、有預約平臺,誰來開車?於是,我們在梨山聘僱2位部落居民擔任司機。「我們是『聘僱』全職司機,不是『承攬』。司機是員工,一天工作8小時,該休假就休假,這樣他們就有安定感」。
侯勝宗也解釋,從梨山的長照交通到臺東的食材運送,都運用了「服務庫存」(Service Inventory)的概念。「服務看不到也摸不著,但可以用科技儲存」。其實從外送平臺的派遣,到電商網購的設倉分流,服務庫存無所不在,「例如現在下大雨,叫車量暴增,我們可以用大數據運算、預測叫車的熱點在哪裏,司機就知道往哪個區域移動比較有生意。這些都是服務庫存的概念,是可管理、可預測的,這就是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象的實踐」。
政策倡議,引導資源用對地方
從大梨山地區的四個部落到最近的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單程約100公里,計程車跳表車資約2,700元。但過去臺中市長照專車補助以「趟次」計算,山地補助金額為單趟300元,等於只有跳表車資的1/9。提供上山接送服務等於是賠錢生意,民間業者自然缺乏意願。
為進一步改善供需面的問題,侯勝宗也與媒體合作推動倡議,促成臺中市政府修訂相關收費標準,改以「里程」計費。同年,交通部也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讓偏鄉白牌車合法化,長輩就醫、採買、學生通勤從此有了安頓。
這種跨載具、跨車隊、跨區域的長照交通服務,在上線第一年就提供4,970趟次的服務。2019年,也從人口不到2千人的梨山,移植到人口400萬的新北市,與公部門攜手打造「長照交通整合服務平臺」,後來又複製到臺北、桃園、臺中、嘉義、臺南、屏東、臺東等縣市,目前全臺共調度超過2500臺車,侯勝宗打開手機或平板,隨時都能確認最新的調度數據。
長期與政府部會互動,侯勝宗認為關鍵在於建立信任感。「信任感來自於你願意不計代價陪伴他、幫他解決問題,所以『換位思考』很重要」。當時機成熟,部會有預算,也有單位願意挺身而出時,就是倡議的契機。「如果國家資源用對地方,人民就有福。我們引導資源重新適度分配到最需要的人身上,這不就是『管理』嗎?」
當多元計程車加入市場,從共享到共善
其實,當侯勝宗與團隊在梨山成功實踐移動服務的同時,剛進入臺灣的新型態網路運輸服務正與傳統計程車產業掀起戰火,不僅出現「搶生意」的爭議,也曾因適法性的問題,遭政府裁罰、勒令停業。「大家各有立場,租賃車和計程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當時侯宗勝穿梭在政府部會、計程車公會與網路運輸平臺業者間協助溝通,他認為只要後者納稅、納管,三方是可以合作的。「我建議他們,不只人車要合法合規,還要做出差異化,所以我們幫忙開課,協助做司機認證!」
過去,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就曾採用線上學習與數位教材作為司機培訓的數位工具。而今,侯勝宗再為這項新的產業模式,設計以交通安全為主題的「司機神救星」線上課程訓練課程,網路運輸平臺司機觀看完課程並通過測驗後,才會開通帳號給司機開始載客。至今,已有近1萬5千位司機通過認證。
這套認證系統成功實踐後,民眾逐漸肯定網路運輸平臺司機的素質,侯勝宗也回頭和傳統計程車業者溝通。「我引導他們思考產業發展,這些傳統業者也認同『司機』應該是大家珍惜的資產,不是拋棄式的工具」。就這樣,共善的漣漪擴大,越來越多人願意加入司機認證的行列。
侯勝宗有感而發地說,「說到底,計程車產業仍舊會向資本主義傾斜,當平臺走到極致就是寡占或獨佔,這是市場競爭的必然性,由平臺壟斷叫車流量與服務模式,司機最終只能變成『工具』了」。當「量」掌握在平臺手中,平臺要調整分潤機制時,司機毫無議價空間。「所以在承攬制、在平臺裡,司機永遠是輸家,沒有固定收入、沒有保險,只能拼命提供服務」。
他心中有一個以司機為中心的「共善平臺」,「司機是有辨識度的、是被保護的,讓司機成為他自己。司機是平臺中最大的分潤者,而不是被決定者」。
握著方向盤的運將,在侯勝宗眼中是點點「微光」,也是串聯城市與偏鄉的「微血管」。與這群運將共同實踐「移動服務社會」(Mobility as a Social Service,MaaSS)的歷程,是他將長期積累的研究成果一一轉譯落地的學術使命。
回顧這一路走來的學者入世歷程,他說自己就是「胡椒鹽」(服務、教學、研究)的教授。以服務和社會議題優先,每個研究都和運將、科技有關,每個田野都是行動研究和教學場域,信手拈來都是案例。於是移動服務創新的實踐,越來越貼近人和土地,既然捲起袖子創業,「我們就是玩真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人文·島嶼平台,原文連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