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藏會肥貓多、定位不明被裁撤 下一個換僑委會?

組織再造

行政院將於17日拍板定案明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蒙藏委員會(以下簡稱蒙藏會)確定沒有編預算,形同被裁撤,蒙藏會早在扁政府時期的組織改造規劃中,就預定要裁撤,而去年10月,蔡英文在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中指出,六部會組改將分兩階段進行,首先將處理陸委會、經濟及能源部組織法以及裁撤蒙藏委員會。

趕在上個會期正式結束前,立法院就先通過陸委會組織法,也是民進黨政府上台至今第一個通過的組織改造規劃。接著,在下個會期審查總預算之前,立法院應會先廢除蒙藏委員會組織法,完備程序。不過,早在陸委會組織法審查過程中,就曾引發是否納入蒙藏業務的爭議。

政治意涵大於實質意義

行政院轄下其實有多個部會都有其強烈的象徵意義,蒙藏會原是北洋政府時期的「內務部蒙藏事務處」,後來改隸於行政院轄下,一直到國共內戰後,仍設有蒙藏會,其實是象徵憲法意義上,大陸地區,包含蒙藏,也就是所謂的「秋海棠」,仍作為法定的中華民國領土,不過大家都知道,現實上中華民國對於大陸地區已經毫無實際控制權。

雖然現在蒙藏會將「分家」至陸委會及文化部,但其實蒙藏業務到底屬於何方,也觸及政治敏感神經,尤其究竟要併入陸委會還是外交部,則又有「去中國化」的爭議。

據了解,馬政府時期的組改草案曾提議將蒙藏委員會業務放入陸委會,而扁政府是傾向將相關文化交流併入文化部,蒙藏族群業務由外交部接手。蔡政府的想法曾經在其中搖擺不定,最後是歸到陸委會,此舉被外界解讀為,若併到外交部恐將引發一場意識形態之爭底下的權宜之計。

新聞出來時,台蒙國會友好小組正好到蒙古拜訪,前往的立委林靜儀則表示,「去拜訪蒙古時,很怕人家問我們蒙藏委員會,主張人家國家是『我們的』實在超丟臉的。」不過,也是友好小組成員之一的蔡易餘表示,外蒙古是獨立國家,且與中國對立,應該優先併入文化部,以文化交流方式處理。

僑委會是不是下一個?

具有政治意涵的部會還不止蒙藏會,時力立委徐永明也批評退輔會、僑委會是「米蟲單位」,其實背後都有其擁護、代表的群體,僑委會代表僑胞、退輔會則代表退役軍官,不管砍哪個,都會有人說話,一副只要整併僑委會就是背棄僑胞,整併退輔會就是拋棄榮民。

相較之下,退輔會牽涉的更是龐大的榮民、榮眷選票,儘管為了照顧2%的榮民就花了6%的中央政府總預算,牽扯利益龐大,整併的業務更多,退輔會整併,恐怕還要等。

倒是僑委會有可能是下一個對象,其實這幾年來,僑委會和蒙藏會一樣,人事預算逐年減列,整體歲出預算亦然,而事實上沒有設置華僑服務站的國家,其僑務就早已由外交部負責,另外開設華語文學習課程,也可以由教育部負責。原本在2000年開播、專門服務僑胞的「宏觀電視」,也早已功成身退、走入歷史,原本1億元的年度預算全部轉移到公視,傳統紙本的「宏觀周報」也已取消發行。

組織改造表面上看起來是組織法規的修正、預算及業務整併,實則上牽涉背後各代表群體,以及派系位置的變動。除了整併之外,最近被討論的經濟與能源部、環境資源部、農委會,就攸關於各部會的本位主義,以及增加的經費多寡,各部會的人才往哪裡去也是問題。

而躺在立法院許久的海洋部,也是三不五時遇到相關活動就被拿出來重提。組織改造歷經三個總統,每次都是牛步前進,蔡政府上任至今,雖不斷有組改的風聲出現,但真正的時間表根本沒人喊,因為私底下的角力未解決,才真的是費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