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不電?大有關係 拆解用電與GDP間的關鍵密碼

經濟

8月15日傍晚時刻,台灣發生無預警大停電,雖然規模與時間不及1999年的「729大停電」,但這次的無預警大停電,所造成對經濟成長與民生用電信心的後續影響,一點也不遜於當年。

經濟成長與用電成長關係密切

我並非電力專家,在此不想也無能討論一大堆備載電力、替代能源、供電警戒燈號、核能存廢....等非我專業的問題,而是想要從經濟成長率與用電成長率之間的關係去看待電力問題。

當然,用基本常識就可以理解,電力供應用電成長與經濟成長之間絕對是正相關,至於是「經濟成長帶動用電成長」還是「用電成長導致經濟成長」?這個類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解答,在以往或許不太重要,但歷經這次人為疏失(官方說法?)所造成的無預警停電後,我開始擔憂經濟成長與用電成長之間的因果關係。

從圖表中可以知道,經濟成長率與用電成長率之間有著密切的正相關。

1999年之前兩者均呈現高成長

台灣在1999年以前,這兩個數據都維持在高成長,但1999年是第一個分水嶺,該年因為發生729大停電與921大地震兩次人禍與天災,全年度一共有22天處於全部與部分停電的狀況,於是造成用電量成長率降到2.8%的新低點,之後年度經濟成長率開始步入較低成長期,但供電的狀況也因為當時台灣的經濟處於「高耗能低毛利產業大量外移」的階段,而不至於出現缺口,所以經濟成長率與用電成長率之間依舊維持在正相關。

第二個關鍵年度是2011年,從2011年之後,台灣經濟成長率與用電成長率紛紛跌到4%以下的低水準,但至少還維持「經濟成長率大於用電成長率」的長期趨勢,這種「經濟成長率大於用電成長率」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因為「台灣接單國外生產」的產業模式,讓我們獲得了名目上的經濟成長,但用電不至於吃緊的太平歲月。

逆轉,2016年用電年增率開始大於經濟成長率

到了今年,應該就是第三個關鍵年了,眾所皆知,以中國當生產基地的產業模式受限於中國的景氣趨緩以及台灣政策轉為以內需發展(前瞻建設其實就是搞內需),若經濟成長的重心冀望於內需推升,再加上台灣未來幾年數個耗電大物陸續出現(如台積電2017年第四季10奈米廠、2018年中油新四輕廠、2018年台積電7奈米南科廠、2019年台積電5奈米廠等),簡單的說就是勢必造成用電年增率會大於經濟成長率的逆轉現象。

換句話說,未來台灣產業模式會轉化為「用電成長來帶動經濟成長」的逆轉現象,一但供電不足,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將會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