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流感併發肺炎》單日6千人搶打流感疫苗...每個人都需要打嗎? 中西醫怎麼解讀

流感疫苗

台灣知名藝人大S徐熙媛於2日在日本旅遊期間,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辭世,享年48歲。這起事件震驚各界,也因此出現流感疫苗搶打潮。

延伸閱讀:48歲大S流感併發肺炎猝逝》7成以上能救活...胸腔醫分析3大致命可能

衛福部長邱泰源受訪時表示,截至4日上午,公費流感疫苗仍有約16萬劑,盼讓年長等高危險族群優先接種,抗流感藥物備有200多萬份、相當充足。不過各地方疫苗仍持續用罄,原本花蓮還有3千多劑,截至4日只剩下1千多劑;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表示,3日單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約6,000劑,截至4日上午9時庫存量約6,200劑,預估將於近日使用完畢。

不過究竟是否每個人都需要打流感疫苗?中西醫又是如何看待流感?

每個人都需要打流感疫苗嗎?醫師解析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接受《信傳媒》訪問時表示,「目前國家沒有提供公費給年輕族群施打,應該讓高風險者優先施打流感疫苗,中壯年沒有特殊疾病是不用搶打的。」

他提到,一般來說流感的傳染能力,會在開始發病的前一天開始,出現症狀打噴嚏咳嗽的第3、4天到達最強,之後1-2週都可能有傳染能力。「我都會叮嚀囑咐流感患者,流感傳染力很強,回去要跟大家保持距離,戴好口罩減少非必要的社交,如果真的要社交也盡量把口罩戴好保護別人。」

提到大S的狀況,蘇一峰也表示,據導遊所述,大S到日本第一天就開始咳嗽哮喘了,後面就狀況越來越差開始昏睡,4次就醫3次被叫回家,最後一次就醫就死亡了。「其實喘和昏睡就是流感重症的前兆了,一般流感來看診,我一定都會問喘不喘和精神狀況,如果喘和昏睡就是全套詳細檢查。」

疾管署4日說明,國內處流感流行期,且近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呈上升趨勢,近2週(1/21-2/3)新增142例重症病例,25例死亡,新增病例數及死亡數均以感染H1N1為多。本流感季自2024/10/1起截至2025/2/3累計667例(621例H1N1、26例H3N2、11例A未分型、9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7%),另死亡病例累計132例(127例H1N1、3例H3N2、2例B型),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疾管署呼籲,近日冷氣團發威,預估週五將有下一波冷空氣接力來襲,易提高呼吸道傳染病發生機率,加上春節假日出遊、近日元宵燈節活動等人群聚集頻率增加,疫情傳播風險上升,須持續注意重症病例發生風險,呼籲65歲以上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

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中醫如何對抗流感?中醫師解析3大優勢與防治策略

有40多年經驗的廖中醫師接受《信傳媒》訪問時指出,「中醫認為不管細菌或病毒,干擾到人體的上呼吸道,就會引起肺的一些病變和發炎,不同人產生的症狀也不一樣。但氣血循環好就有主動免疫,可以對抗這些細菌病毒,而疫苗則是屬於被動免疫。」

中醫師周宗翰也指出,從中醫觀點來看,病毒性特徵疾病會從「時病疫癘」角度歸納,治療方向會從免疫系統調整,根據病程急性慢性、寒熱表現、病位傳化走向,歸納證型分類治療,而中醫屬於整體治療觀用藥思維,跟西醫分型方式不同,中醫治療流感具有3大優勢:

1. 有效將免疫系統開關開啟,活化身體免疫力去與病毒作戰。

2. 順勢啟動代謝循環系統,將作戰後病理廢物快速排除。

3. 症狀減緩治療用藥,降低疾病過程中身體不適。

周宗翰表示,中醫處理急性期流感會透過病勢從陰、從陽將流感染病後分為2大證型:

1. 風寒證型

畏寒怕冷症狀較發熱症狀多,肌表緊閉、頭痛、四肢肌肉痠楚、鼻涕鼻水清、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脈緊。常見方劑使用有麻黃湯、桂枝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荊防敗毒散等。

2. 風熱證型

發熱重、鼻塞、鼻涕黃濁、咽喉紅腫、痰黏稠色黃或白、苔薄白乾或薄黃尖紅、脈浮數。常見使用方劑有銀翹散、桑菊飲、普濟消毒飲、柴葛解肌湯等。

流感潛伏期通常為1-4天,引起的症狀包含發燒、咳嗽、頭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等,一般而言約在症狀出現後3-4天內傳染力最強。(圖片來源/freepik)

提升免疫力抗流感!中醫穴位按摩與茶飲調養全攻略

周宗翰提到,《黃帝內經》:「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即當免疫力提升後,外來病毒侵入時,身體可以有效快速對抗反擊。而中醫透過穴位調理身體經絡能量,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

1. 合谷穴

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具開關通竅,清泄肺氣,和胃通腸,時常按壓有效調節免疫系統能力,每日按壓15-20分鐘,可以幫助疏通全身氣機提升免疫力。

2. 足三里穴

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每日按壓15-20分鐘,可以有效調節消化系統及免疫系統雙向平衡。

也可透過免疫力強化茶飲:

材料:黃耆3g、黨參3g、白朮3g、防風2g、金銀花3g、甘草2g

做法:泡入300-500cc熱水中,悶約15-30分鐘即可飲用。

周宗翰表示,茶飲主要建構思維為玉屏風散加減,透過健脾補氣來強化免疫系統作戰能力,「金銀花具清熱、抗發炎、抗病毒之效,茶飲適用於平日尚未感染流感時保健強化免疫力使用,當感染流感時,因體質狀態及病程病勢不同表現,建議尋求專業合格中醫師對證給藥治療。」

周宗翰也強調,感染流感病毒後,大多數患者可透過中醫治療痊癒,平日衛生保健上,應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染、密閉空間及近距離接觸密集人群時應配戴口罩、季節轉換時或進出冷氣房避免吹風,當感染時可以強化身體對抗病毒的作戰能力,並早睡早起勿過度勞累及熬夜,讓免疫力維持穩定狀態。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