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台灣7大伺服器廠為了川普關稅新政,找尋美國設廠新址的時候,《彭博社》報導,超微(AMD)有意出售先前收購、位於新澤西州與德州的伺服器廠,超微想轉售資產價值介於30億至40億美元間,四家台廠仁寶、英業達、和碩、緯創被點名有興趣,然而,最有實力買下的卻是鴻海。
根據《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報導,超微(AMD)去年8月以價值49億美元(約新台幣1606億元)的現金與股票交易,收購ZT Systems,部分廠房坐落於新澤西州與德州,AMD去年曾表示,計劃出售製造業務,以避免與戴爾和慧與科技(HPE)等客戶形成競爭關係。
超微要賣美國廠,台灣四大代工廠被點名
報導指出,包含債務在內,這些資產估值可能在30億美元(約新台幣983億元)至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11億元)之間,並點名四大台灣伺服器代工廠和碩、仁寶、緯創、英業達,而ZT Systems是英業達的人工智慧(AI)伺服器組裝合作夥伴,因此呼聲似乎最高。
但《彭博社》報導,包括超微、仁寶、英業達、和碩及緯創發言人,對於上述消息都不予置評,報導還指出,最快第二季就會公布結果。
先前,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才說,七大代工廠商都去美國考察,在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增加台灣等國家的關稅之後,「美國製造」成為避稅的必要措施,但各廠也考量川普的任期,對代工廠而言,等於在全球佈局地圖中,提高美國生產的比重,其中有些代工廠例如緯創(穎),本來就在墨西哥有生產線,轉移到鄰近的德州,成為成本最低的遷廠方式。
台廠買下德州廠,川普的關稅戰掛免死金牌
恰好,超微要賣的ZT Systems廠房,有一部分就在德州,而緯創的帳上現金753.19億元,舉債搭配現金,甚至換股,是有機會的。
其他幾家伺服器代工廠實力也不差,和碩在去年第三季帳上現金高達1113.2億元,仁寶也有600.7億元,英業達有332.4億元。
但不要忘了,最有實力的是鴻海,其帳上現金7千9百多億元,超過這四家代工廠的總和,而且鴻海雖然在美國已經有廠,也需要擴大在美國生產線的產能,尤其是AI伺服器,未來可能被川普政府限定在美國生產,因此也有購買的動機,對鴻海而言,就是評估能否發揮綜效而已。
鴻海帳上近8千億現金,超過4家代工廠現金總和
那麼鴻海的現金需要保留給併購日產汽車嗎?可能不需要,因為連本田要併購,都遇到日產股東的阻力了,更不用說外國廠商要併購。何況,在日產、本田併購案破局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曾表示,鴻海並沒有要併購日產,而是尋求策略合作的機會,例如替日產代工,如果這個合作需要入股,才有買進日產持股的問題。
而且,如果鴻海把7千9百億現金的一半都用在日產身上,剩下近4千億的現金,還是超過任何一家伺服器代工廠。因此對鴻海而言,是否買下超微手上的ZT Systems廠房,若能發揮綜效,是唾手可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