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成績出爐》重考、6科全考比率創考招新制後最高 國文滿級分人數創15年最少

教育議題

114學年學測成績今(25)日出爐,整體而言,各科五標級數與去年接近、維持穩定,國文、英文、社會、自然的頂標都是13級分,數B是12級分、數A則是11級分。

其中,僅數A頂標比去年少1級分,其餘均和去年相同,同時數A獲得滿級分的考生只有1226人,占選考總人數的1.35%,是本屆學測滿級分人數最少的一科。

各科五標級數與去年接近,今年國文、數A相對較難

大考中心今天也公布學測成績統計資料供考生、家長參考。學測各科一級分的級距分別為國文5.29分、英文6.17分、數學A 6.12分、數學B 6.29分、社會7.6分,與自然7.87分。

再一步觀察各科依人數百分比累計人數,所分成的「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的5標。今年國文較去年均標、底標各略降1級分,其餘維持;英文僅後標略降1級分,其餘維持;社會底標略升1級分,其餘維持;自然則為後標略升1級分,其餘維持。

數學的部分,數B的變化不大,僅前標略升1級分,其餘維持;但數A的五標與去年相比,頂標、前標、均標、後標皆略降1級分,僅底標維持。

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從各科級分人數百分比分布圖解析,國文科為母語、社會科則與閱讀理解能力有關,如果考生有先備知識,在這兩顆就容易考高分,所以這兩顆峰值(高峰)經常落在高分群,而今年國文科分布圖高峰往左移,但各級分數相對比較分散,顯示有稍微難一點,但相對的鑑別度比112、113年都高一點。同時,數據也指出今年國文滿級分為2738人,是近15年新低。

紅色為114學年度、紫色為113學年度、綠色為112學年度學測級分人數百分比分布。

但數學考科,不論數A或數B,峰值通常落在中低分,今年的中低分考生比往年多一點,其中,數A初步判斷是非選擇題需要跨單元整合,所以得分較去年差,導致今年數A整體成績較低,但都需要進一步往下探究才能得知詳細原因。

重考生、6科全考比率雙創考招新制以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生的報考情況也出現一些變化。今年報考人數為12萬1181人,較去年多1009人,但這成長來自於非應屆考生增加,今年有1萬5913人重考,占比達13.13%,人數與比率雙創111學年大學考招新制實施以來最高,且數字是逐年往上升。

黃璀娟表示,學測為自由選考,大考中心尊重考生選擇,也無法預期非應屆考生的想法,但應屆考生減少反映少子化,而過去指考也曾出現有超過1成考生是非應屆考生。

而學測6科科以選考人數及百分比由多而少排序,依次為英文、國文、數學B、社會、數學A、自然,與去年相同,為後續升學需要國文和英文考科歷年選考人數皆為最多,且各年度百分比皆超過九成九。

值得注意的是,數學A考科選考人數與百分比逐年增加,自然考科近三年選考人數與百分比趨勢與數A考科接近,呈現逐年增加趨勢,不排除與近年半導體產業夯有關。

另外,114學年度考生選考科目數最多者仍為6科,百分比為42.89%,且近三年逐年增加,也是考招新制以來新高,其次為選考4科,百分比為27.06%,逐年略減,再其次為選考5科,百分比為25.82%,也呈逐年略減,顯示學生仍然想「考好考滿」。

從108學年起學測開放自由選考的原意是為了減輕考生負擔,如此一來是否原意背道而馳,以及背後的原因值得思考。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