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與德國釋出的經濟數據疲軟,引發投資人擔憂能源需求放緩,且有跡象表明,多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可能會增加。紐約西德州原油4月期貨、布蘭特原油4月期貨周二雙雙下跌超過2%,西德州原油期貨更是跌破70美元大關。
國際油價下跌逾2%,創下2個月以來新低
紐約西德州原油4月期貨週二下跌1.77美元,跌幅2.5%,報每桶68.93美元,創去年12月10日以來最低收盤價;而布蘭特原油4月期貨也同樣下跌1.76美元,跌幅2.4%,報每桶73.02美元,創去年12月23日以來最低收盤價。
國際油價重挫的主要原因來自,美國和德國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不妙,其中,根據美國經濟評議會(Conference Board)的調查,美國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下滑,創下3年半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且消費者平均通膨預期也上升至6%,創2023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顯示美國民眾擔憂通膨預期上升導致消費信心下滑。
另外,德國聯邦統計局25日也公布,德國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的成長率比上一季萎縮0.2%,主要是因為出口大減抵銷消費者支出小幅成長帶來的效益。經過最新估算,也確認德國2024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萎縮0.2%,為連續2年萎縮。
能源需求存在不確定性,川普能如願壓低油價?
事實上,美國總統川普上任首日就宣布美國進入「全國能源緊急狀態」,簽署行政命令放寬阿拉斯加石油鑽探並恢復液化天然氣出口,藉此降低能源價格,解決「前所未有的通貨膨脹」;且川普也敦促沙烏地阿拉伯與其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降低油價。
但分析師指出,川普提出的課徵關稅計劃,引發了聯準會對通膨的擔憂,這可能導致聯準會讓利率維持在較高水準,進而減緩經濟成長及能源需求。
儘管美國週一宣布對伊朗石油業祭出新一輪制裁,曾短暫帶動油價上漲,但隨著投資人對於國際能源需求前景的擔憂,西德州原油、布蘭特原油雙雙跌至兩個月以來的低點。
瑞銀預估今年石油市場將保持平衡
對於油價後續的看法,街口投信分析,從今年2月中旬以來,由於美國川普政府試圖主導促成俄烏和平協議,市場正在等待談判進展與對俄制裁的明朗,和平協議內容可能包括放寬對俄能源出口制裁,因而壓抑油價。
但另一方面,俄羅斯南部的里海油管受襲擊導致哈薩克區域對外輸出供應量減少38萬桶/日;高盛上週報告認為,即使俄烏和平協議使俄羅斯制裁放寬,不太可能帶來石油供給的大幅增加,因為俄羅斯原油依然遵守OPEC+ 900萬桶/日的減產目標限制。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則認為,原油期貨曲線的結構仍向下傾斜,這表明石油市場供給仍然緊張,雖然期貨曲線在定價方面沒有任何預測能力,但可以提供有關市場參與者對供給平衡的看法;實際上,根據國際能源署的估計,今年1月全球庫存減少了近5000萬桶;瑞銀認為,由於2月北半球天氣寒冷,預計本月石油市場將保持供應不足,因此對於原油價格的前景仍保持適度樂觀。
展望全年,瑞銀指出,認為2025年石油市場將保持大致平衡,並維持對原油價格的適度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