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砍AI伺服器預算 鴻海、廣達隔天回穩 美超微交出財報滿血復活

上市公司

美國投資銀行TD Cowen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微軟(Microsoft)已決定不再續約部分資料中心算力的租約,此舉引發市場對微軟是否過度投資AI算力的疑慮,《彭博社》報導指出,微軟作為AI領域的領導者,這個動作讓市場開始猜測大型雲端業者對算力需求採取更審慎的態度。消息一出,台廠鴻海、廣達、緯創股價25日下挫,26 日回穩,進入整理。

亞馬遜、谷歌、微軟三大雲端業者是一年多來AI伺服器資料中心的主要投資者,2024年更是AI伺服器大幅成長的一年,但最近卻傳來令市場意外的消息,微軟開始停租算力伺服器、甚至減租,25日廣達、緯穎、鴻海股價重挫。

微軟砍AI伺服器預算,當局沒有否認

《彭博社》報導,TD Cowen報告顯示,微軟已取消數百MW(百萬瓦)算力的租約,不再續約,包括即將到期的逾1GW的大型場地合約,也放棄了「多項」涉及100MW的交易,初估規模達「幾百個MW」。

但微軟24日發布新聞稿重申6月止本年度的支出目標不變,但對TD Cowen報告不予置評,也沒有否認,因此,引起市場對AI算力需求是否不再成長的疑慮。受到此消息的影響,三大AI伺服器廠股價紛紛下跌,廣達25日下跌至254.5元,26日開盤續跌到247元,隨後反彈到256元上下。

鴻海25日從184元重跌到177.5元,26日開盤重挫到174.5元,隨後跟著大盤反彈,回到178.5元上下。緯穎從2040元下跌到1935元,26日才反彈回2015元。

雲端大廠若煞車,將衝擊鴻海等台灣供應鏈

鴻海、廣達、緯穎的下跌,也影響到整體AI伺服器概念股的表現,微星25 日從198元重挫到194.5元,26 日大盤小反彈,微星卻續跌,在192.5元上下。

AI伺服器股也不盡然都是壞消息,之前繳不出財報、差點遭到美國那斯達克當局下市的美超微(Super Micro)宣布已交財報,而且獲得當局正面回應,美超微股價在台灣時間周三(26日)、美國時間25日盤後大漲23%,算是鬆了一口氣。

美超微財報過關,解除下市危機

美超微周二向美國證管會(SEC)提報2024會計年度的財報,也交出了截至去年9月30日、12月31日的季度財報。那斯達克當局也回應「無需對以前提交的財務報告進行重述,公司已重新符合那斯達克的上市要求。」

法人給的評論是,美超微正在為2026財年營收達到400億美元鋪路,遠超市場目前預期的290億美元。但DeepSeek問世使得算力不再是絕對,應會降低AI相關硬體的需求使AI伺服器的成長趨緩。儘管目前目前下市風險已解除,仍應繼續留意公司基本面數據的變化。

美超微的台灣供應鏈雙鴻午盤大漲43元以上,漲幅6.7%,來到680元上下,華泰也是午盤後突然拉升到37.9元附近,尼得科超眾盤中上漲1元,來到185元上下,稍有反應,看來已經走出美超微下市的陰霾。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