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專家姜至剛接任食藥署署長》寶林食安風暴立大功…藥師期許解決「缺藥」問題

醫界人事

食藥署今(27)日發布新聞稿,宣布新任衛福部食藥署署長,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姜至剛接任。

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表示,姜署長研究專長為醫學、食品安全與藥毒理學等,同時具備學術專業及臨床實務,又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吳院長明賢特別出席典禮並力薦,姜署長為腎臟科醫師,精通藥品及毒理,且具法律碩士學位,是不可多得的三刀流人才,相信能發揮所長,帶領食藥署團隊,賡續重要業務之推動。

姜至剛為毒理界權威,是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包含內科學、腎臟醫學、新陳代謝症候群、毒物學等,多次在食安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去年爆發的寶林茶室食安中毒案中,也帶領團隊解析邦克列酸(舊稱米酵菌酸),立下功績。

邱泰源表示感謝卸任代理林署長代理期間之辛勞,帶領食藥署同仁堅守崗位、守護全民健康。姜署長指出,食藥署職掌的「食品」、「藥品」、「醫療器材」及「化粧品」四大業務,攸關國人健康安全,責任重大。面對未來挑戰,食藥署將全面提升管理與科技能量,並特別聚焦於以下重點業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7)日上午11時30分舉行代理、新任署長交接暨宣誓典禮,由衛生福利部邱部長泰源親自主持監交儀式,新任署長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姜至剛接任。(圖片來源 / 食藥署提供)

新任食藥署長上任將聚焦4大業務 

藥品方面,除了嚴守民眾用藥安全,更將全面強化藥品供應鏈的韌性,確保藥物供應穩定,並積極推動國內生技藥業的發展,以創新研發帶動產業升級。

食品方面,針對邦克列酸、諾羅病毒、仙人掌桿菌等生物性危害,將透過完善GHP與HACCP制度,從源頭防範生物性危害。對於蘇丹紅、農藥殘留等化學性危害,將結合人工智慧科技輔助監控與檢驗,並透過跨部會合作及吹哨者保護機制,及時揭發並有效遏止食安違法事件。

醫療器材及化粧品方面,署方將加速法規與標準的國際接軌,促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與產品安全性,保障民眾健康並帶動產業成長。

姜署長強調接任署長重任後,將持續精進食品安全制度設計、發展數位監控及人工智慧技術、強化邊境查驗、落實源頭管理及中央地方合作稽查,並強化藥品供應短缺通報處理機制,確保醫療體系供需平衡等,帶領食藥署專業團隊一同努力、與時俱進,同時加強與各公協會及國內外機關構的溝通、協調與合作,持續透過「公私協力」與「自主規制」模式守護民眾安全,也盼社會各界給予食藥署支持與鼓勵。

藥師怎麼看首位醫師擔任食藥署長? 

對此,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姜志剛任食藥署長是破天荒有史以來是由醫師擔任食藥署署長,食安固然重要,但是藥安更重要!政府的這次任命是否對,就要看姜署長後面的表現了。」

沈采穎提到,前任署長雖是藥師卻完全沒有傾聽基層的聲音,讓基層藥師們頗有微辭,「尤其是缺藥事件至今都沒有擬出一個解決方案的SOP!」她表示,期許姜署長能放下醫師的光環,攜手基層藥師成爲全民的署長。

藥師公會全聯會也發文表示,雖不認同本次新任署長的人事任命,仍予以尊重,也強調未來全聯會仍會持續監督相關政策,以專業團體的角度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