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超車台股》港股今年已上漲逾18% 台股ETF前十強有6檔跟港陸股有關

資本市場

港股及陸股今年以來表現亮眼,其中,截至2月27日為止,香港恆生指數持續超越台股,累計今年以來已上漲18.24%至23718.29點;上證指數今年以來則累計上漲1.08%。帶動國內投信公司在台發行、與陸港股相關的ETF也跟著水漲船高。

港股今年以來上漲18%,超過台股

由於台股27日受到MSCI季度調整盤後生效,指數一路下殺,終場大跌349.37點,收在今日最低至23053.18點、跌幅1.49%,不僅摜破月、季線,更面臨23000點保衛戰,累計今年以來表現持平,漲幅僅有0.078%。

相較於台股,香港恆生指數今盤中一度開高至24076點,創下3年新高,儘管隨後在平盤下震盪,終場下跌0.29%至23718.29點,不過,累計今年以來港股已上漲18.24%,超越台股加權指數的23053.18點。

至於上證指數27日盤中大多數都在平盤之下震盪,但午盤過後也由黑翻紅,終場上漲7.85點、漲幅0.23%至3388.06點,累計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上漲1.08%。

近兩年來港、台股市頻頻被比較,2023年11月29日香港恆生指數在市場低迷狀態下,31年來首度被台股加權指數超越,引起市場熱議。但去年10月2日港股曾一度反超台股指數,只是後續未有動能持續,一直到今年以來港股在亞太地區表現突出,而台股近日則跟著美股趨勢下跌,港股才又超車台股指數。

今年以來台股ETF前十強,6檔跟陸港股有關

攤開今年以來台股ETF績效的前十強,發現有6檔皆跟港股、中國股市有連動,前五強更是全由陸港股包辦,其中,前三強分別是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復華香港正2(00650L)、中信中國50正2(00753 L),至今績效皆超過30%,且三檔皆為指數槓桿型ETF。

緊接著原型的富邦恆生國企(00700)、中信中國50(00752)至今績效也雙雙超過20%;至於台新MSCI中國(00703)也有17%的績效。

另外,市場也期待俄烏戰爭可望落幕,將有利歐洲經濟,帶動歐股今年來強勁上漲,因此在台灣掛牌、與歐股連動的ETF也有表現,像是元大歐洲50(00660)、富邦歐洲(00709)今年以來已上漲逾一成。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陳雯卿表示,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發布開源AI模型,成為中國科技公司資產重估的催化劑,DeepSeek的訓練方法有助於大幅降低訓練與推理的算力需求,有助於加速讓AI轉向應用端發展,顯示DeekSeek引導市場重新評估中國科技股成長潛力與估值,外資如高盛等已調升陸股目標價,吸引海外資金回流陸港股,因此陸港股仍有表現空間。

此外,阿里巴巴日前公布財報表現亮眼,AI相關產品連續6季保持三位數成長,上季營收增幅創2023年以來最快。而日前市場也傳出蘋果智慧型手機iPhone將與阿里巴巴合作,針對在中國銷售的iPhone開發AI新功能,種種利多激勵阿里巴巴股價,也帶動陸股上漲。

在政策層面,陳雯卿表示,中國政府推出「三穩」方針,也就是穩房市、股市與內需,希望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擴大財政支出,強化內需來提振經濟。而觀察近期除了陸股之外,中國房地產市場也釋出正面訊號,包含二線城市的新房價格是自2023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增。在中國政府全力作多下,預期科技、高股息與內需消費產業,將是陸港股未來的投資主軸。

關稅不確定性、美國晶片管制政策,對陸港股仍有影響

國泰中國A50(00636)經理人游日傑則表示,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一鳴驚人,科技類股領漲,另外中國政府積極實施組合拳政策,包括近期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望刺激消費並提振低迷已久的經濟,投資人期待三月兩會官方將會祭出更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但仍須關注中美關係的進展,關稅不確定性以及美國的晶片管制政策仍會影響到投資人信心。

針對美中關稅戰,陳雯卿則指出,去年在川普確定勝選時,市場就有預期關稅戰將會捲土重來;而此次川普宣布對中國加徵10%關稅,也未偏離市場預期,中國雖祭出報復性關稅反擊,但預估後續中美兩方仍有談判空間,對於陸港股影響仍需視實施情況而定,在外部不確定因素干擾下,投資仍應著重在中國政策發力下的受惠族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