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當美、德都將調整能源政策 人類對減緩氣候變遷是做過頭?還是做不夠?

能源政策

川普總統就職已滿40天,他的施政廣泛受到關注與討論,能源政策亦不例外。川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影響到對外貿易、美國能源配比、國際對抗氣候變遷的努力。德國最近大選,中間偏右的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可望成為德國下一任總理。國際第三大經濟體的德國近年飽受高電價之苦,電動車的發展也重創德國汽車業。可預期保守派的梅爾茨將調整能源政策,其新政對德國的能源轉型、國際能源生態的影響也備受關注。

川普的施政重點:能源獨立

能源是川普政府很重要的施政重點,為了達到能源獨立及能源優勢,美國將擴充國內石油、天然氣、煤等石化燃料的開採。幾個主要政策包括:

1、政策鬆綁:為了方便石化燃料開採,川普政府對一些環保法規鬆綁,尤其是在聯邦政府擁有的土地和水資源上鑽井和挖礦的原有限制。

2、退出巴黎協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是川普政府頗受爭議的能源政策,川普認為巴黎氣候協定對美國不公平並不利於美國的國際競爭力。

3、降低對再生能源補貼、支持石化燃料:川普認為再生能源應該和其他能源產業公平競爭,不應該依賴政府補助,因此降低、甚至取消對再生能源的補助。同時對石化燃料產業提供實質幫忙,包含對石油、天然氣、煤等的生產補貼和税務優惠。增加石化燃料生產將降低國內能源價格並增加能源安全。

4、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川普政府增加國內石化燃料生產,美國將成為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輸出國。增加能源輸出將減少美國對外的貿易逆差,並降低美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提升美國的國際貿易優勢。做為能源主要輸出國,美國可以善用能源輸出來影響國際能源市場及和其他國家的國際關係,進而增加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力。川普政府對各種商品所扣徵的進口税包括能源,這將影響到國際供應鏈。

德國新總理表明將調整能源政策

德國基民黨(CDU)魁梅爾茨已表示將調整德國能源政策,德國原來的能源政策以永續環境為優先,俄烏戰爭後的高電價、高天然氣價格嚴重影響以生產為主的德國經濟,梅爾茨的能源政策必須平衡經濟成長與能源安全及永續環境。主要政策包括:

1、達到能源安全及合理電價比發展再生能源重要:為了降低電價,增加石化燃料發電變成選項,尤其是天然氣發電再加上碳補捉與封存將受到青睞。為了能源安全,原來的核能政策也將被重新評估,雖然重啟傳統核電廠需要審慎評估與公投,德國有可能組成的聯合政府對核融合和小型核能發電(SMR)則持開放態度。

2、能源獨立:梅爾茨強調德國必須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尤其是從俄國進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德國必需增加國內能源生產、並讓能源的來源多元化。

3、法規調整:梅爾茨誓言要降低歐盟對汽車空氣排放的限制並修改原先預定到2035禁止生產燃油汽車的規定。對即將組成的新政府,德國汽車產業的生計優於對氣候變遷的承諾。

川普總統和梅爾茨的能源政策對國際貿易和減緩地球暖化將產生深遠影響。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兩難

川普政府增加石化燃料開採並鬆綁環保法規,將讓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負面衝擊減緩地球暖化的目標。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弱化減緩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甚至有可能讓其他國家跟進,不願承諾對抗氣候變遷。美國曾經領導國際社會對抗地球暖化,退出巴黎協定後那一個國家將取替美國原先的領導地位,將影響地緣政治生態。

梅爾茨為了保護德國汽車業,將鬆綁歐盟的汽車空污排放法規並取消2035後不得生產燃油汽車的規定,也將影響歐盟對減緩氣候變遷的承諾。同時為了降低電價,梅爾茨也有可能增加石化燃料發電,對德國降低國內碳排放的努力也會受到影響。

曾幾何時,降低碳排放、減緩地球暖化是國際共識、人類一致努力的目標,但是為了經濟發展,現在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經濟體都在調整對減緩氣候變遷的承諾,而人類對減緩氣候變遷的努力是「做過頭了、還是做得不夠」也將再掀起一番論戰!而如何在經濟發展和減緩地球暖化之間取得一個平衡,考驗世界強權、也考驗每一個國家!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