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提名未有徵詢在野黨先例 黃國昌:今天的民進黨打臉去年的民進黨?

政治

就在朝野紛爭仍在持續升溫之際,司法院大法官與正副院長人事案至今依然延宕,總統賴清德於上個月宣布重新展開大法官提名程序,並公開邀請各界推薦合適人選。然而,國民黨、民眾黨卻對總統府未正式行文通知在野黨提供推薦一事感到憤怒,抨擊總統府缺乏「基本的禮貌」。

府方日前對此回應稱,前總統馬英九、蔡英文任內的大法官提名審薦作業,對外徵才時「皆未行文任何政黨推薦」,這是鑑於大法官獨立行使憲法所定職權,不受任何干涉所做的決定。不過,藍白卻對相關回應相當不買帳,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今(3)日就加碼痛批民進黨政府「一意孤行」。

薦審未行文在野黨引起反彈

經過去年數次激烈的朝野爭執,在立法院中居於劣勢的民進黨政府,多次以「釋憲」作為對抗在野黨政治攻防的利器,然而在野聯盟也藉立院的人事同意權反過來封殺賴清德力推的大法官提名人,致使司法院如今仍有包括正、副院長在內的7名大法官懸缺。

總統賴清德於2月21日宣布重新展開大法官提名程序,名義上公開邀請各界推薦人選,卻因未向在野黨行文通知而引起爭議,質疑總統府過去都會正式發函在野黨,但多次強調「朝野和解」的賴清德卻連行文都不願做,「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

對於相關質疑,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澄清,這並非事實。鑑於大法官獨立行使憲法所定職權,不受任何干涉,馬前總統、蔡前總統任內的大法官提名審薦作業,對外徵才時「皆未行文任何政黨推薦」。

郭雅慧提馬、蔡,王鴻薇卻翻扁舊帳

不過,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今日就立即反駁,就總統府官網上提供的新聞稿指出,前總統陳水扁執政的2003年4月,當時的大法官審薦小組就曾決定主動函請立法院、司法院、教育部、法務部等4機關,以及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台灣團結聯盟、新黨等5個政黨推薦人選。

面對王鴻薇的質疑,郭雅慧反駁,2003年陳水扁進行大法官提名作業時,確實曾函請國會主要政黨推薦優秀人選,但各政黨皆以「大法官屬性超然,提名人選應摒除政治考量」為由並未推薦。

郭雅慧更表示,在馬英九任內,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亦曾於2008年8月1日的會議中,作成決議「鑑於司法院為獨立機關,大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不受任何干涉,故該次提名作業不請政黨推薦」。而此項原則作法,之後歷次大法官提名審薦作業也採行迄今。

郭雅慧重申,正因此,在馬英九、蔡英文任內,總統府於提名大法官時,皆未函請任何政黨推薦人選。這些脈絡年代並不久遠,查證亦不困難,呼籲政治人物本於事實、理性問政,也勿昨是今非。

黃國昌:賴清德一意孤行

即便府方已拿出相應的證據強調總統府此次做法並無不妥,但也並未打消在野黨的質疑,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就認為,如果民進黨政府此說法可以成立,去年考試院院長、考試委員提名,更不應該去其他的政黨徵求好的人才。

黃國昌更質疑,今天的民進黨,是打臉去年的民進黨嗎?還是民進黨的標準是隨心所欲。他還說,難道民進黨是「我想要的時候,就可以去其他政黨徵求人才;我不想要的時候,特別是我要控制的憲法法庭,只准有綠色大法官,如果沒有效忠民進黨,下場就跟台大教授劉靜怡一樣」。

黃國昌強調,最根本性的問題還是賴清德總統的胸襟、心態,到底是要廣納各界意見,還是執意一意孤行、進行顏色審查。

如今大法官人事雖仍在審薦程序,但相應的政治口水卻又捲土重來,本應超然中立的司法院已完全化作朝野尖銳攻防的又一要地。況且,自宣布重啟審薦程序至期限的今日為止,僅有11天,又因未行文在野黨一事鬧得不可開交,即便再度行使人事同意權,或許還將再度迎來一次「全盤封殺」。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