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亂象背後》住院醫師公定價惹議…台大副院長:衛福部應全國統籌 而非讓各醫院自行競爭

健保改革

近來,因急診壅塞問題,導致護理人力荒、住院醫師的勞動條件議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日前指出,近期急診住院醫師召募確實比較困難,台大雖順利招滿,但願意走急診的年輕醫師明顯變少,過去一輪就能招滿,現在要舉行到第2、3輪才滿額,住院醫師人力變少,工作只好由專科護理師協助分攤,卻讓人力調度更加困難,形成惡性循環,且不只急診,各科都面臨困境,小兒科也有類似情況,中生代醫師靠著熱情苦撐,但人力短缺,一名醫師要照顧的病人數量,是早年2倍以上。

婁培人也提到,有些醫院開出比公立醫院主治醫師還高的薪水吸引年輕醫師,但公立醫學薪資結構有一定的規範,招人難上加難,不少科別都出現類似情況,建議政府效法美國作法,對住院醫師薪資訂出一定範圍「公定價」,且政府應開始思考如何留住住院醫師,否則國內醫療情況持續緊繃,可能出現危機。

不過對此,台大醫院工會偕同住院醫師發表聯合聲明,揭露第一線台大年輕醫師日常所身處的水深火熱,工會強調,「如今醫護人才的大舉流失絕非源自一日之寒,醫院雇主責無旁貸,呼籲台大醫院正視住院醫師惡劣勞動處境,改善環境待遇不該淪為紙上談兵,切實解決過勞低薪現況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同時呼籲全台醫療從業人員加入工會起身行動,才可能獲得真正的重視與尊重。」

工會:住院醫師薪資低廉,勞動條件惡劣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秘書長邱宇弘指出,住院醫師長期面臨低薪與過勞問題,已影響醫療品質與醫師人力的穩定性。他表示,目前台大醫院住院醫師的底薪僅約5萬多元,即便加上各類獎金,薪資範圍也僅落在6-8萬元,遠低於部分私立醫院提供的薪資。

「以市立醫院相比,薪資落差非常大,這使得台大等公立醫院更難以招募住院醫師,」邱宇弘強調。他特別提及,住院醫師的值班費極為低廉,內科住院醫師值班15小時僅獲得1000元,20小時僅1500元,而ICU(加護病房)14小時的值班費更低至700元,換算時薪僅約50至67元,甚至低於現行基本工資190元的標準。

此外,除了薪資過低、工時過長,邱宇弘也點出住院醫師南北支援機制導致的「晚接早」現象,使醫師處於極端過勞狀態。

他舉例,某些醫師白天需在台大醫院總院值班至晚上7、8點,之後需立即搭高鐵前往雲林,深夜才能抵達下榻地點,隔天清晨7點半又須準時上班,形成「前一天連續工作12至20小時,當晚再舟車勞頓,隔日繼續工時過長的惡性循環」。工會認為,台大醫院應提出具體改善方案,提升薪資並減輕工時負擔,而非單純抱怨私立醫院搶走人才。

婁培人:健保給付不合理,應全國統籌薪資制度

然而,對此婁培人接受《信傳媒》訪問時表示,媒體與工會的論述有斷章取義之嫌,並強調醫療體系的結構性問題才是關鍵,應從政策層面調整健保制度,以確保醫事人員獲得合理待遇。

婁培人強調,問題核心不在於台大醫院本身,而是健保制度逐漸扭曲導致醫院經營困難,無法提供更高的薪資待遇。他表示,急診、外科、小兒科等科別的住院醫師招募困難,原因在於健保對急重難罕病的給付不足,導致醫療體系無力提高相關醫事人員的薪資。

婁培人認為,政府應比照美國模式,建立全國統一的住院醫師薪資範圍,並根據不同科別的風險與工時進行合理調整,「但這應有一定範圍,不能讓醫院無限制地開高薪競爭,否則將進一步拉大公立與私立醫院間的落差。」

針對護理人員抱怨醫院只提供獎金而非調整本薪,常常「看得到吃不到」,對此婁培人表示,公立醫院的薪資結構受政府規範,並非醫院可自由決定,「目前我們只能透過獎金來提高(醫事人員)待遇,但獎金並非固定財源,這就是為何衛福部應該全國統籌規劃,而非讓各醫院自行競爭。」

健保制度改革才是關鍵

針對住院醫師待遇問題,婁培人認為,根本解決方案應是調整健保總額制度,增加健保預算佔GDP的比例。他指出,2024年第二季即將實施醫院個別總額制度,這將使得醫院的收入受到更嚴格的限制,即便醫院願意調高薪資,也難以負擔人事成本。

「我們非常樂意提高員工薪資,但在總額制度下,醫院收入減少,反而讓正派經營的醫院更加困難。政府也應考慮適度增加健保保費,並改善健保對醫事人員的待遇,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婁培人強調。他也建議政府可參考歐美及亞洲各國的醫事人員薪資水準,透過國際對比來制定合理的薪資標準。

對於近期衛福部所提出的政策,邱宇弘批評其內容空洞,無法真正改善醫療環境。他指出,政府僅透過例行記者會發布「經過加工修飾的數據與圖表」,卻未實際面對醫療崩壞的根本問題。

他進一步呼籲所有醫療從業人員積極加入工會,透過集體力量爭取應有的權益,「當前台灣醫療體系正處於崩壞邊緣,若不儘快改善住院醫師的待遇與工作環境,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人力荒。希望政府與醫療機構正視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方案,而非一再推諉與敷衍。」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