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於3月7日宣布,撤銷對總統尹錫悅的羈押聲請,這意味著因涉嫌內亂罪被逮捕的尹錫悅將在保釋期間繼續接受審判。此決定公布之際,南韓憲法法院預計最快將於下週對尹錫悅的彈劾案作出裁決,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法院裁定撤銷羈押,尹錫悅獲釋
據韓聯社報導,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議25庭於7日批准尹錫悅於上月4日提出的撤銷羈押聲請。法院於2月20日舉行聽證會後,經過審理作出此決定。尹錫悅方面主張,檢方在羈押期限結束後提起公訴屬非法行為,而檢方則強調起訴過程合法合規。最終,法院裁定撤銷羈押,尹錫悅得以結束自今年1月15日以來在首爾拘留所一個半月的羈押生活。
尹錫悅去年12月3日晚間突然宣布戒嚴令,試圖中止文人統治,並派遣軍隊前往國會,引發南韓政局劇烈動盪。此舉隨即遭到國會彈劾,並因涉嫌叛亂罪與內亂罪接受調查。今年1月,他被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帶走偵訊,隨後遭到逮捕並羈押至今。如今法院撤銷羈押,尹錫悅雖暫時恢復自由身,但仍需面對後續審判及彈劾案的最終裁決。
戒嚴令始末:從「狂吼」到現實
尹錫悅宣布戒嚴的決定不僅震驚南韓社會,也在其執政黨內部掀起波瀾。根據執政黨國民力量前黨魁韓東勳近期出版的新書《人民至上》(暫譯)披露,尹錫悅早在戒嚴前,就曾在與黨內同仁喝酒時多次「狂吼」要宣布戒嚴,但當時無人將其言論當真。韓東勳在書中回憶:「許多曾與總統一起喝酒的黨內議員說,他經常在私人聚會上大喊要宣布戒嚴,他們卻未意識到他可能真有此意。」
去年12月3日,尹錫悅將這一想法付諸行動,宣布戒嚴並派兵封鎖國會。然而,反對黨領導的國會不顧軍事壓力,迅速投票否決戒嚴令,使其僅維持6小時即告終結。國會隨後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對尹錫悅的彈劾案,將其停職並移交憲法法院審理。韓東勳在新書中記述,當晚許多國會議員擔心遭到逮捕甚至殺害,但仍冒險返回國會投票,展現推翻戒嚴的決心。
政治風暴未平,彈劾裁決成焦點
尹錫悅的戒嚴令及其後續效應,讓南韓民主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今,地方法院撤銷羈押雖讓尹錫悅暫時脫離拘留所,但憲法法院即將做出的彈劾裁決,將決定他是否能保住總統職位。根據南韓憲法,彈劾案需經憲法法院9名法官中至少6人同意才能通過。若彈劾成立,尹錫悅將成為南韓首位被成功彈劾下台的總統;若否,他則可能重掌權力,但其政治威信已深受重創。
韓東勳的新書因提供戒嚴當晚的內幕資料,預購量連續超過一週位居南韓書店榜首,顯示民眾對此事件的濃厚興趣。書中提到,執政黨內部對尹錫悅的戒嚴想法早有耳聞,但未採取任何預防措施,令人扼腕。韓東勳坦言,黨內同仁如今「痛苦地承認」,他們低估了尹錫悅將言論化為行動的可能性。
下週裁決備受矚目
隨著地院撤銷羈押,尹錫悅的法律戰進入新階段。憲法法院的彈劾裁決將不僅影響尹錫悅個人命運,也將決定南韓政局走向。在野黨與執政黨之間的對立愈發激烈,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加劇。外界預測,無論結果如何,這場政治風暴都將對南韓民主制度留下深遠影響。
目前,尹錫悅雖獲保釋,但內亂罪的審判仍在進行中,而憲法法院的下週裁決無疑將成為南韓政壇的關鍵時刻。國際社會與南韓民眾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期待這場危機的最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