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必修課》台股3月盤整機率高 關注川普「對等關稅」政策 布局高殖率股抵禦風險

投資理財

國際股市2月漲跌互見,以歐股表現較佳,東南亞股市持續疲弱。1、2月表現差異較大的股市包括美國、台灣、香港與中國。川普於1月就任前後,美股曾出現波段榮景,然關稅政策為殺敵一千損己八百的手段,反而造成市場擔憂美國經濟衰退與通膨再起,導致美股由盛轉衰,費半與NASDAQ指數2月重挫5%與4%,非核心消費與工業類股跌幅更高達9.4%與7.3%。

台股不容易複製去年大漲走勢,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成不確定因素

台股2月實質表現不差,多數非電子類股收漲,但權重高達七成的電子指數大跌4.4%,導致加權指數2月最終收跌2%。港股與中國股市近年來與美股脫勾,香港恒生指數2月大漲13.4%,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國際指數,主要漲升動能來自於DeepSeek帶動香港與中國相關資產評價回升,中國相關指數波段表現亦居前段。

進入三月以來,貿易戰愈演愈烈,美股指數跌幅居國際股市之首,台股自難倖免,迄3/7為止,加權指數下跌2.1%。與2月僅電子指數下跌的狀況不同,3月台股多數指數下跌,僅少數類股收漲,有轉趨弱勢之跡象。類股方面,化工與運輸類股具題材支撐,表現較為亮麗,觀光、鋼鐵、水泥等位階較低之類股亦收漲。

AI題材仍是2025年台股主軸,但受DeepSeek影響,Nvidia頭部型態愈趨明顯,而台股相關供應鏈2024年漲幅已大,短期內又無新題材激勵,後續可能轉為區間整理,不易複製2024年連續大漲的華麗走勢。2024年第四季財報將於3月底公告完畢,對盤勢的激勵有限,加上3月中下旬包括台灣央行在內的多國央行將舉行貨幣政策例會,不確定性上升,加權指數大區間盤整之機率頗高。川普4/2是否如期實施對等關稅,為另一個不確定因素,而台股4月初將因清明連假而休市,投資人可能於3月下旬先行出場避險。

基本面方面,美國2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較1月下降0.6個百分點至50.3%,小幅低於市場預期的50.9%。2月製造業指數雖維持擴張表現,但幅度有所收斂,新訂單、生產及就業指數均較前月下滑,新訂單及就業指數回到萎縮區間。關稅不確定性正影響需求降溫及企業礙於景氣前景不明朗,而繼續減少雇員。2月供應商交貨指數、存貨指數均較1月上升,同樣反映關稅政策影響,前者因廠商提前拉貨、供應商與客戶協商關稅負擔等情況拉長交貨時間,後者則來自提前囤貨致原物料存貨增加,且部份大宗商品價格跟進上漲。就業方面,美國2月非農受雇人數較1月增聘15.1萬人,略低於預期的增聘16.0萬人。

美國景氣降溫露跡象,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

2月失業率較1月微升0.1個百分點至4.1%,略高於市場預期的4.0%。從就業報告細項變化可觀察出美國景氣降溫跡象,其一是此次失業率上升並非由勞參率帶動,其二是家庭調查中,因經濟因素而選擇兼職性質工作的就業人口增加,反映當景氣不明朗時,企業傾向雇用兼職者。

美國2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98.3,低於預期之102.5,創2021年8月以來最大降幅。消費者對未來12個月的通膨預期上升至6%,創2023年5月以來高點。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可能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將高於對通膨預期走升的擔憂,進而轉向寬鬆貨幣政策。市場降息預期升溫,CME利率期貨市場顯示,2025年6月與9月將各降息一碼,全年共降息兩碼,與台新投顧預期相符。

台灣2月製造業PMI較1月上升5.3個百分點至54.0%,重返榮枯線50%之上,五項組成項目中,生產數量、存貨、新增訂單數量指數升幅較大,數值依序為59.9%、52.7%與54.4%。台灣出口方面,2月出口總值413億美元,年增率由+4.4%上升至+31.5%,連續16個月年成長。前兩月出口總值累計800億美元,年增16.8%。前兩月出口成長主要由「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與視聽產品」兩大品項所帶動,機械、光學器材、電機產品等品項亦呈現成長。

綜合而言,台灣1、2月總經數據受春節效應影響,加上因應川普政策提早拉貨效應,數據有所扭曲。雖然AI需求與投資動能仍在,但春節因素過後,一則相關基期已高,且美國陸續提出關稅等貿易保護政策,加上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壓力,均可能影響台灣製造業之營運展望。

產業方面,3月初台股最大的訊息莫過於台積電於3/4宣布在美國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引發市場質疑是否放緩台灣地區投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6受邀在總統府說明時表示,客戶需求快速成長,台積電美國加蓋3個廠,台灣未來要蓋11個生產線,以因應客戶需求。台積電目前產線全滿,勢必要持續新增產線,但台灣蓋廠土地不夠,需由政府協助。

台積電股價短線震盪格局,布局高殖率個股抵禦風險

綜合前述訊息,台新投顧認為,台積電海外擴廠計劃以服務當地客戶為主,即使美國亦設置研發中心,發展方向亦是配合當地客戶,並非將營運重心轉移至海外。廠房選址、建置到量產需數年時間,因應AI與HPC發展由大型基礎設施建構逐步擴散至邊緣運算,整體需求進一步擴大,持續布局台灣與國際產能為合理策略。然短期內台積電股價將受不確定因素拖累而呈震盪格局。

傳產股2024年普遍表現不佳,塑膠、油電燃氣、鋼鐵、造紙、電器電纜、玻陶、觀光等類股指數2024年下挫超過一成,其中塑膠與油電燃氣兩大類股重挫超過五成。受烏俄戰爭近尾聲的重建需求想像,加上中國兩會的政策暗示,近期鋼鐵、航運、塑膠等類股表現強勢。相關個股2024年股價表現不佳,加上利多題材激勵,短線有偏多操作空間。

然而,相關產業多數個股基本面仍乏善可陳,自超跌區反彈至合理評價區間後,股價恐失去續漲動能,操作上宜慎選估股。近期盤勢不穩,隨著上市公司陸續公告2024年股利,可加碼布局高殖率個股,降低下檔風險。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