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股價修正 法人認為有3頭馬車加持仍在不改目標價格

半導體

台股11日大跌百點,權值股「三哥」、IC設計大廠聯發科盤中一度大跌75元,來到1320元,但隨後買盤湧入,午盤拉到1370元上下。

聯發科10日才公告2月營收,數字為新台幣461.72億元,月減9.72%、年增19.98%,累計前2月營收為新台幣973.16億元,年增17.28%,法人指出,2月營收較上個月減少,係因2月工作天數較短,而前兩個月營收數字,已達成市場共識的66.1%,今年第一季營收,仍有機會達到公司當局展望的高標。

外資連賣6天,法人未調整對目標價的展望

聯發科不像AI伺服器概念股、ASIC概念股,和輝達股價高度連動,10日之後,股價從1425元重摔到1365元左右的水準,然而在今年2月的第一季法說會上,公司當局預估第一季淡季不淡,法說會後,至少三家券商的內部報告,都把目標價訂在1650元到1700元之間,相當看好其展望。

一位公股行庫高層透露,「投信公會,各家基金公司每年初都會來做簡報,不論哪一家,他們最有把握的兩檔個股,尤其在AI的中長趨勢上,是聯發科和台積電,入手的價位,每家報的不一樣。」

聯發科這兩年的獲利動能是什麼?一位券商研究部主管說,「講白一點,要靠什麼賺錢?」他指出三大動能,所謂的「獲利三頭馬車」。

手機、輝達晶片,成為獲利三頭馬車

一,手機旗艦晶片和TV 的系統晶片與Wi-Fi市佔率擴張;第二,中國補貼政策。第三,與輝達Nvidia合作之GB10將帶動成長,將在5月問世。但令市場最期待的,卻是年底聯發科將正式打入邊緣AI市場。

不過,聯發科雖然在法說會上,提到將朝ASIC業務拓展,而ASIC又是AI晶片時代的當紅炸子雞,例如創意、世芯KY等,但一位券商研究部主管表示,「經過法說會的評估,和我們蒐集的資料,一般業界認為,聯發科ASIC專案業務,尤其是AI PC、車用的,將於2025年底小量貢獻,也就是今年底應該可以開始算ASIC概念股。」

年底邊緣AI應用,正式開始出貨

聯發科的ASIC契機,和DeepSeek的問世有很大的關係,正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所言,「讓許多原本沒辦法做AI的企業,開始能夠進入AI門檻」,許多邊緣AI應用開始發展,正如聯發科所言,DeepSeek加速AI普及,生成式AI持續帶動AI邊緣運算及雲端商機。

「DeepSeek、Qwen2.5-Max等顯示了更有效率訓練AI的方式,與傳統的訓練方式互補,將持續推升AI滲透率,樂觀看待此趨勢帶動邊緣AI,相關新專案會於2025年底量產產。」

法人對聯發科在ASIC業務還是很看好的,一家券商在3月的內部報告分析指出,「我們認為聯發科2026年之AI ASIC業務將隨Google TPU量產而開花結果,並且管理層亦預期AI ASIC業務營收有望超過10億美元,我們維持對聯發科增加持股評等,係基於2026年每股盈餘預估20倍換算,其目標價為XXXX元。」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