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染麻疹 曾遊九份、北車 疾管署:傳染力極強!出現「這些症狀」勿輕忽

健康醫療

衛福部疾管署於今(11日)公布,一名日本兵庫縣明石市20多歲女性確診麻疹,該個案於可傳染期間有台北市與新北市公共場所活動史,且曾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包含捷運、公車等,同時段有出入相關地點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18天,預計全案監測至3月22日。

若出入時間地點有重疊,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佩戴口罩,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若有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應盡速與衛生單位聯繫並告知接觸史,由衛生單位協助安排就醫。

疾管署指出,麻疹為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逃麻疹侵襲。

主要症狀為發燒、出疹、鼻炎、結膜炎、咳嗽,以及發燒3-4天後口腔內出現斑點(柯氏斑點),與感冒症狀相似,請勿輕忽!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

日本20多歲女足跡一次看!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該名日本個案於3月1日發燒,2日下午2點多搭乘越捷航空VZ567航班從大阪至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後續搭乘機場捷運到台北車站,再轉台北捷運至劍潭站,並於晚間8點多搭捷運從劍潭站至中山站回飯店。

隔天(3日)下午3、4點與6、7點分別從台北車站搭乘直達公車往返九份,可能為965公車(台灣好行九份金瓜石線),晚間8點多再到台北市大同區的「拌伴石頭火鍋」;4日中午12點再搭機場捷運至桃園機場第一航廈,下午3點多搭亞洲航空D7-378航班由桃園飛往大阪。

曾淑慧說明,此案於3月8日接獲日本IHR(國際衛生條例)聯絡窗口通報,經過持續聯繫與溝通,取得個案臨床症狀與旅遊史等資訊,已提供給相關衛生局進行疫調、匡列接觸者,全案接觸者最晚監測至3月22日。

國際疫情嚴峻,已多例死亡

我國今年截至3月10日,累計13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包含7例境外移入個案,均自越南移入,其餘5例屬2024年中部某醫院群聚、1例為越南境外移入致國內感染病例;今年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皆為近5年同期最高。

國際疫情部分,鄰近國家越南近期疫情嚴峻,河內市單週新增120例,今年累計報告745例,較去年同期無報告病例,疫情明顯上升,該國去年累積報告4.5萬餘例病例及16例死亡。

日本於2月27日至3月5日一共新增4例麻疹患者,為今年以來最高,日本今年已累計9例,多為境外移入。北美洲疫情上升,美國德州疫情持續擴大,截至3月7日,德州及新墨西哥州報告228例,其中2例死亡;加拿大今年初至3月初麻疹病例激增,截至3月6日累積報告227例,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等4省份。

麻疹症狀及預防方法

疾管署表示前驅症狀有,發高燒、鼻炎、結膜炎、咳嗽,和在發燒3-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

前驅症狀3-4天柯氏斑點出現後,會繼續發燒,並且再過24-48小時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然後慢慢向下移至軀幹第2天和四肢第3天,皮疹在3-4天的時間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4-7天;病人出疹時病情最嚴重,且發燒至最高溫。

皮疹出現3-4天後,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皮疹退了以後,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約5-10%之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

疾管署提醒,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各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等含麻疹活性減毒的疫苗後,可以使95%以上的人產生主動免疫。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