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十九大後恐遭全面反撲?

中國議題

日本兩份主要大報「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先後兩天引述不同的消息來源報導,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岐山將無望進入十九大的政治局常委。

在政治局常委的7人名單上,留任現職的只有總書記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其餘的5人中,4人由現任政治局委員升任,包括副總理汪洋準備出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準備出任副總理以接替汪洋的位子、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準備出任全國政協主席、黨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準備出任中紀委書記。現任中央委員的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準備出任主管宣傳和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讀賣新聞」形容「唯一從中央委員升任的是作為習近平心腹的陳敏爾『兩級跳』」。

報導引述「多名接近中共政權或外交界的消息來源」稱,「中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和胡錦濤都出席了北戴河會議,會議上圍繞王岐山的去留問題爭論,最終以黨內團結優先的立場,基本接受習近平的人事案」,報導稱「王岐山很可能將遵照68歲退休的慣例卸任」,但圍繞這份北戴河會議達成的最終名單爭論仍在繼續,預計會持續到秋天的十九大開幕。如果此一報導屬實,代表以下的發展趨勢:

一、北戴河會議仍繼續召開且有影響力

外界都認為在習近平上台後,北戴河會議根本沒舉行;即便有舉行也無太多功能。但如今看來並非如此,北戴河會議甚至可以決定王岐山去留的重大問題。

二、江澤民與胡錦濤仍有政治影響力

顯示江澤民與胡錦濤兩位政治老人仍有政治實力,雖然習近平的權力不斷集中,人事權一把抓,甚至大搞個人崇拜,但兩位卸任總書記仍有絕對的政治影響力,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三、江澤民與胡錦濤聯手對付習近平

習近平上台後先打擊江澤民人馬,如郭伯雄、徐才厚、薄熙來等;後打壓胡錦濤人馬,如令計劃、孫政才等,以讓自己的「習家軍」上馬。結果引發原本敵對的江、胡二人,反而為求自保的開始合作,以聯手對付習近平。

四、郭文貴爆料果然有效而使得「習王切割」

郭文貴從今年4月開始在美國的一連串爆料果然有效,外界始終認為他的背後靠山是江澤民。基本上,習近平為了確保「打貪擴權」的成果不至於半途而廢,窮盡一切力量希望讓王岐山留任,不要受到「七上八下」慣例所限制。但太過操切的結果卻是「呷緊弄破碗」,引發郭文貴在海外對王岐山猶如連續劇般的指控。這不但形成中共建政以來首次「出口轉內銷」的新型態鬥爭模式,也就是藉由海外輿論與媒體的力量,來操控國內高層權力鬥爭的方向;而且也迫使習近平為了自保,最終迫使與王岐山割袍斷義。

五、派系妥協仍是最終結果

如果這份政治局常委的名單屬實,可以發現如過去一般仍是派系妥協下的結果,顯示習近平想要全攬大局仍然是困難重重。其中,李克強、汪洋與胡春華是胡錦濤的人馬,韓正是江澤民的人馬,習近平的人馬只有栗戰書與陳敏爾,所以「習家軍」仍然無法在政治局常委會中單獨過半,習近平在十九大後的權力仍需要與其他派系妥協才能順利運作。

六、習近平的大權在握只是「虛胖」不是「實壯」

之前外界傳言孫政才被抓,造成胡春華決定「退隱政壇」,更顯示習近平已經把胡錦濤的人馬剷除殆盡,但並非如此。而原本以為如陳敏爾、蔡奇等「習家軍」在地方逐漸當上一把手,習近平的權力基礎應該穩如泰山,但卻是虛有其表。而外界一直指出,習近平想建立「主席制」,讓自己可以從2017年做到2027年;想效法普丁,讓任期不斷延長,也想比照毛澤東的搞「終身制」;想廢除政治局常委制,只保留政治局委員,讓他的人馬可在政治局過半,以掌握大權;想塑造「習核心」,以完成效忠體系;想建立「習近平思想」,直比「毛澤東思想」,並且列入黨章;想透過2015年與今年7月30日的兩次大閱兵,來宣示軍權掌握得堅若磐石。但這一切佈局與努力,看來都是白忙一場,也凸顯習近平的大權在握只是一種「過程」,只是一種「表象」,只是一種「虛胖」,沒有具備真正擁有「實力」的「實壯」。

七、習近平將招致「反習勢力」的反撲?

習近平在十八大上台後,與王岐山合作的「以打貪為名,行擴權之實」看似頗具成效,但也因此四面為敵;只能一方面緊縮言論,另一方面不斷「造神」;為了避免「反習勢力」的反撲,造成前功盡棄,只能「一道路走到黑」的持續拉高打貪力度,就像習近平所說的「開弓沒有回頭箭」。但是政治若搞到「魚死網破」,卻是危機重重。如果王岐山無法續任政治局常委,習近平就失去了打貪的左膀右臂,甚至引發這些「反習勢力」反撲?王岐山掌握一大堆黑資料,為求自保或是為報復習近平的割袍斷義,是否會倒向「反習勢力」?「習核心」是否會土崩瓦解?所以,習近平希望親信栗戰書出任中紀委書記,就是一種未雨綢繆,但是否有效,還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