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朝令夕改...醫改會憂弱勢病患恐成最大受害者 喊話衛福部「2單位」快擬定策略

醫療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關稅戰,引發國際貿易界一片譁然,日前擬對台灣課32%關稅,不過川普9日下午一點(台灣4月10日清晨一點)發佈,對世界除了中國外的高關稅暫停90天。

雖然政策尚未完全明朗,朝令夕改的局勢也增添不確定性,但醫界早已感受到壓力升溫。

醫療改革基金會(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這樣的政策動盪恐怕將對台灣醫療系統產生多層面、深遠的影響,尤其對健保體系與仰賴公共資源的弱勢族群,更是潛在威脅。

延伸閱讀:
川普對台課32%關稅》藥品、醫材漲價風險升 專家憂重創醫療供應鏈
川普對台課32%關稅》美國擬對藥品徵稅…藥師籲政府:盤點庫存、勿讓輸液事件重演
川普對台課32%關稅》將加速健保虧損?康照洲:藥價、總額制與健保改革缺一不可

缺藥風暴未退,再遇貿易動盪恐雪上加霜

「貿易政策變來變去,我們根本抓不準下一步會怎樣。」林雅惠指出,這次川普擬加徵的關稅雖然還在動態調整中,但若一旦成真,對台灣的醫療供應鏈勢必造成直接衝擊。「對台灣的醫療影響我們認為它是一個比較複雜且多面向的議題,很看重台灣政府到底是不是能夠對於這個貿易的情勢,來靈活調整因應的策略。」

林雅惠表示,台灣醫療體系高度仰賴進口藥品與醫材,尤其像癌症用藥、疫苗、高階醫材、小兒醫材、抗生素等領域,美國供應商長年扮演關鍵角色。「如果關稅上路,這些進口產品的成本一定會上升,而成本最終可能轉嫁到民眾,甚至危及病人的用藥權益。」

事實上,台灣近年早已面臨「缺藥危機」,林雅惠指出,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中國原料藥供應不穩、以及人力短缺等問題,都讓藥品供應鏈變得脆弱不堪。她憂心表示,「如果美國對我們重要的藥品與醫材加稅,恐怕只會讓原本就已岌岌可危的缺藥問題變本加厲。」

她舉例,像小兒醫材、罕見疾病用藥,或是一些特殊醫材,有些不是因為需求量高才缺,而是市場小、利潤低、仰賴特定供應商,一旦進口變貴或供應中斷,根本找不到替代品,這對需要長期醫療照護的病人,尤其是兒童、長者與身障者,衝擊會非常大。

醫改會認為健保署與食藥署應聯手盤點當前仰賴美國進口的藥品與醫材清單,針對「可替代性低、使用頻率高」的項目,如癌藥、小兒醫材、重症支持設備等,優先列為應變計畫標的,確保第一線醫療不中斷。(圖片來源/freepik)

健保財務壓力已緊繃,恐壓縮給付、影響就醫可近性

除了缺藥風險,進口醫材與藥品成本一旦上漲,也將牽動健保制度的財務平衡。

林雅惠指出,台灣目前採總額預算制度,各項醫療給付受限於總額上限,一旦採購成本上升,醫院面臨經營壓力,可能選擇縮減開支、降低進藥量、甚至轉嫁費用給病患。

「健保現在本來就面臨財務困難,若還要承擔進口關稅上升的額外成本,可能會進一步壓縮本來就緊繃的給付空間。」林雅惠強調,這不只是醫院的問題,更可能間接影響民眾的就醫權與醫療可近性,特別是偏鄉、低收入戶、長期病患等弱勢族群,恐將首當其衝。

面對全球貿易波動與成本上升壓力,許多產業可以尋找替代品或調整供應鏈,但林雅惠強調醫療領域的特殊性,醫療是屬於剛性需求,像若是今天癌症用藥缺了,不可能叫病人等兩個月。

而現在雖然有部分的國民有商保、有能力去做自費醫療,但是不可否認其實還有部分的國民非常大量仰賴健保來維持基本的醫療,林雅惠認為,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可能的衝擊,不能只用經貿角度看待醫療產業的受損,「這牽涉到的是病人的生死。」

醫改會建議3大方向因應:分散風險、本土強化、盤點弱項

面對眼前的潛在風險,林雅惠代表醫改會提出3大建議方向:

1、加速非美系採購合作,降低依賴風險

林雅惠強調,應加速非美系其他國家的採購合作來分散風險,避免單一來源供應中斷導致全面性缺藥。

2、強化本土生產能力,培養「自給自足」基礎

「長期來看也應該要加速本土產業的產能。」林雅惠認為政府應投資發展台灣自有的藥品與醫材產業,尤其針對那些目前極度仰賴進口、但本土技術已有初步成熟的領域,應該加速量能建置,避免在貿易戰一波波來襲時手無寸鐵。

不過林雅惠也坦言,「其實你說要去談這個採購也蠻困難的原因是,台灣的市場本來相較於其他國家還來得更小,如何在貿易風波下增加採購優勢,很看政府的對策,當然要在這樣一個貿易衝擊下,希望可以減緩,甚至可以減緩民眾的就醫負擔,還是應該要加速去推動本土的產業量能,才有可能比較不會在這樣的一個風波下受到太大的影響。」

3、盤點高依賴品項與高風險缺口,優先保障醫療安全

林雅惠建議,衛福部健保署與食藥署應聯手盤點當前仰賴美國進口的藥品與醫材清單,針對「可替代性低、使用頻率高」的項目,如癌藥、小兒醫材、重症支持設備等,應優先列為應變計畫標的,確保第一線醫療不中斷。

林雅惠強調,在貿易政策尚未明朗之前,政府應超前部署、積極備援,尤其是針對健保資源仰賴度高的族群,必須保障其基本醫療不受衝擊。「政府在面對貿易衝擊下,應該要積極研擬相關的對策,並針對國際貿易的情勢去靈活調整。」她提醒,川普政策變化莫測,今日說對台課稅,明日可能又轉向,面對這種國際不確定性,台灣需要的不只是短期應變,更需要一套有韌性的醫療政策戰略,才不會讓民眾醫療權益大打折扣。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