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 金光布袋戲傳奇 光興閣掌中劇團

文化資產

光興閣掌中劇團自1961年成立以來,走過了超過一甲子的歲月,見證了布袋戲的興衰起伏,始終堅持著傳承與創新,不僅保存了金光布袋戲的精髓,還勇於融合現代元素,讓這項傳統演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大俠百草翁」是臺灣布袋戲演化成金光戲出現的第一位主角。

從戲園到劇場的華麗轉身

光興閣掌中劇團的故事,要從第一代團長鄭武雄說起,鄭武雄師承西螺新興閣第四代傳人鍾任祥大師,以內台金光戲為基礎,創作了超過3,000集的劇本,這些劇本不僅數量龐大,品質也極為優秀,為臺灣布袋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3年光興閣掌中劇團鄭武雄於關渡藝術節演出「大俠百草翁」。

1979年,光興閣掌中劇團創下戲園時期連續122天長門戲的票房紀錄,憑藉著被譽為笑料大師的經典角色「大俠百草翁」,造就出光興閣獨特的演出風格,為布袋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當時的光興閣,在臺灣的布袋戲界可謂聲名顯赫,是那個黃金時代的重要代表。

2012年,第二代團長林宏憲(鄭成龍)承接了父親的衣缽,與父親不同的是,林宏憲原本在大企業擔任資訊部門主管,擁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後來父親過世,當他整理父親的劇本手稿時,深深被其中的創造力和藝術價值所感動。他意識到,這些珍貴的手稿文物具有價值不應該被埋沒,而應該讓更多人看到,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毅然決定放棄高薪工作,回到員林接手劇團的經營與創新,甚至特地前往臺北大學攻讀民俗藝術研究所,為的就是能夠更專業地傳承和發揚布袋戲。

2021年奪下布袋戲界的奧斯卡獎《金掌獎》,林團長(左一)特別帶著母親出席領獎。
2023年榮獲第34 屆傳統戲曲傳藝金曲獎年度評審團獎,由第三代林琮穎代表領獎。

林宏憲具有創新理念,將傳統的內台金光戲與現代劇場結合,保留傳統劇本的核心,同時引入現代劇場的燈光技術、音樂創作,以及專業的劇場導演和舞臺監督的分工方式,精緻化表演形式,讓布袋戲再現新的生命力,也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的目光。

從「大俠百草翁前傳」到登上國際舞台

在林宏憲的帶領下,光興閣掌中劇團推出了多部原創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俠百草翁前傳》,這部作品以百草翁的少年故事為主軸,深入探討了角色的身世和人格形成的過程。林宏憲說,過去的布袋戲大多強調打鬥和冒險,對於角色的內心世界和人性探索較少著墨。而在《大俠百草翁前傳》中,劇團以更加細膩的方式,呈現了角色的情感和人生選擇,探討了「相信」、「真愛」、「智慧」、「勇敢」和「生命」等深刻的主題。

2023年遠赴匈牙利於國慶宴會上展演戲偶,推動藝文外交。
2024 年《金光飛樂二部曲- 穿越多重宇宙》融入2D、3D 世界的科幻元素,並首次與皮影戲團跨界合作,嘗試皮影戲與布袋戲光與影的詮釋。

《大俠百草翁前傳》不僅在藝術性上有所突破,也獲得業界的高度肯定,它入圍了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偶戲口白主演,作品並榮獲年度評審團獎,評審團一致認為,該作品巧妙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具有卓越的藝術價值。2023年,光興閣遠赴匈牙利參與國際偶戲節,在那裡,他們的售票演出座無虛席,獲得了觀眾的熱烈迴響。匈牙利的大使甚至表示:「你們的布袋戲讓我永遠記住臺灣了。」這次國際演出,讓光興閣掌中劇團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也為臺灣的布袋戲贏得了國際掌聲與關注,成為臺灣之光。

獲獎連連 傳承掌中戲精神

2024 年王惠美縣長與民眾一同前來員林演藝廳觀賞《鬼谷一第零部》掌中劇。
2024 年受邀前往中國崑山慧聚天后宮演出,吸引大批觀眾到場一睹風采。

光興閣掌中劇團近幾年陸續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項,除了多次被評選為彰化縣傑出演藝團隊,並獲得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單位的補助之外,2021年獲得了金掌獎最佳配樂音效獎,也是對於林宏憲在音樂和音效創作上堅持做到最好的肯定;2023年榮獲第34屆傳藝金曲獎評審團獎,成為臺灣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布袋戲團隊。更令人開心與驕傲的是,2024年入選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Taiwan Top」獎助演藝團隊,成為彰化縣第一個獲得此榮耀的演藝團隊,縣長王惠美特別頒發了「彰藝之光」匾額,對他們的成就表示高度肯定。

林宏憲深知,傳統藝術的傳承不僅在於表演,更在於教育,因此他們積極深入校園和社區,辦理各種布袋戲工作坊和表演體驗活動,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接觸這項傳統藝術。光興閣勇於創新,將現代名人和時事融入劇情,例如《那些大俠們,阿兜仔遊臺灣》加入了許多現代名人的角色,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布袋戲巧妙結合,這種新穎的表演形式,不僅吸引了年輕觀眾的目光,也讓布袋戲的內涵更加豐富。作為彰化代表性的在地劇團,光興閣掌中劇團深深紮根於本土文化,他們的作品融合了台語、在地歷史、人文和風土,將本土文化透過布袋戲向下扎根。

父親過世後,原本從事科技業的林宏憲一肩扛起光興閣的招牌。

傳統與創新 再創布袋戲的黃金時代

時至今日,傳統藝術需要與時俱進,才能持續吸引觀眾的目光,光興閣掌中劇團也開始積極利用網路平台和社群媒體進行行銷和宣傳,他們製作了許多短片,結合時事新聞和熱門話題,吸引了大量的關注,甚至創下了10萬人點閱短影片的佳績。他們還將布袋戲的內容放到YouTube等線上平台,更多人有機會欣賞到他們的作品,讓布袋戲在年輕一代中重新流行起來,也為光興閣帶來了新的觀眾群。

光興閣掌中劇團長期深入校園推廣傳統布袋戲。
當時表演內台戲需要大量人力與助手才能應付連續多天的演出。

林宏憲說,掌中戲是臺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他的目標是讓布袋戲重新活化,走向精緻化的現代版新金光戲型態,劇團繼續融合傳統與現代,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2024年在員林演藝廳帶來多部新作品,包括以經典劇目「鬼谷」的金光宇宙為背景,並融入了現代劇場的演出形式新金光宇航級布袋戲《鬼谷-第零部》,以及融入2D、3D世界的科幻元素,並首次與「東華皮影戲團」跨界合作,嘗試皮影戲與布袋戲光與影的詮釋《金光飛樂二部曲-穿越多重宇宙》,光興閣透過一場場充滿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震撼演出,持續挑戰布袋戲的更高境界。

舞台設計運用現代的燈光特效,打造出令人驚豔的視覺效果。

光興閣掌中劇團在保留傳統藝術精髓的同時,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正如林宏憲所說:「布袋戲是臺灣文化實力的展現!」他期待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一起為布袋戲的未來努力,讓世界看見臺灣、看見彰化,讓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繼續閃耀光芒。

本文轉載自《彰化味》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