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庭今日下午將舉行《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說明會,不過朝野立委針對程序問題就先吵翻天,藍營人士稱,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就是想要立法翻盤,同時以立法院違反程序正義為由,要砲打院長韓國瑜,呼籲大法官不要當民進黨的打手。
憲法法庭說明會還沒召開,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與建銘先行隔空交火。柯建銘更以「毀憲亂政」、違反程序正義為由,流彈射向立法院長韓國瑜,並嗆黃國昌不是他的對手。
國民黨人士稱,民進黨團申請釋憲有兩個真正的目標,第一就是把他們不想要的法律透過這種方式來翻盤,第二就是想把韓國瑜打得體無完膚,但藍白陣營絕對不會讓柯建銘得逞。
黃國昌今日和國民黨籍立委吳宗憲、翁曉玲召開「大法官想當民主太上皇 破壞國會自主太荒唐」記者會,黃國昌並會後與吳宗憲討論下午說明會的訴求與攻防主軸。
批大法官成執政黨工具,變干預政治的打手
針對大法官質疑立法院三讀憲訴法修正條文的立法程序。綜觀藍白陣主要提出四點拆解方案,首先是強調立法程序正當性,因為從前院長蘇嘉全、游錫堃,一路到韓國瑜共三讀了1029件法案,都是相同的程序與標準。
「難道大法官要推翻這之前的全部立法嗎?」翁曉玲質疑,大家已經看到大法官試圖透過釋憲介入立法權,這已違背五權分立,不要成為執政黨的工具,對於民進黨團釋憲,該裁定不受理就不受理,否則司法威信將蕩然無存。
第二點是吳宗憲翻出《立法院議事規則》第35條之1的規定表示,立法院表決方式包括口頭表決等五種方式,而韓國瑜院長在處理憲訴法三讀修正時,有詢問有無異議或要求重付表決,民進黨團沒有表示意見,就屬於口頭表決的方式。

吳宗憲批評,大法官不要為了「政治紅利」,變成「干預政治的手」,民進黨不要動不動就拉大法官做司法的打手;同時在二、三讀時並未表示異議,就本就是申請釋憲不適格,「大法官眼睛沒有看到嗎?」
國會改革釋憲打臉柯建銘,黃國昌反批不知所云
第三點就是吳宗憲與黃國昌舉「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為例。當時大法官判決程序沒有違憲,部分合憲。
吳宗憲強調,當時大法官就打臉柯建銘,毀憲亂政是柯長期以來扣帽子的「壞習慣」,如今又再來玩第二次,「毀那一條憲你告訴我,不認為這次釋憲是必要且合法。」
「柯總召自詡是最懂立法程序的人,可能忘記國會改革法釋憲。」黃國昌表示,連他們自己綠色大法官都聽不下去,請柯回去好好想一下;柯發表的是言不及義,和不知所云的言論。

第四點就是黃國昌所提,憲訴法曾於2018年12月18日,由時任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主持三讀,「當時蔡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與韓國瑜主持院會時所說的一模一樣。」
大法官如認韓有問題陷自打臉,與綠營巧妙裡應外合
黃國昌強調,如果大法官認為韓國瑜有問題,就會陷入「自打臉」的情形,急著出手幫民進黨挽救不適格問題,鬧出這麼大的笑話,大法官不要把自己當成「民主太上皇」。
黃國昌也表示,原本民進黨團申請釋憲時,都沒有對三讀立法程序表示反對和異議,結果是大法官「非常體貼」、「關愛有加」主動提出後,再由民進黨團對此提出補充理由狀,「裡應外合配合的非常巧妙」,其實要說的是韓國瑜主持議事違法,更急著出手幫民進黨挽救不適格問題。
大法官目前僅有8人,立法院在去年12月20日於藍白聯手下,三讀通過修正《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規定大法官未達15人時,總統應於2個月內補足提名。
另外,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作成違憲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9人。
綠營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憲法法庭要釐清10大立法程序
行政院會接著於今年1月2日討論通過覆議案,呈請總統核可後,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則是在1月10日議決覆議案不通過。民進黨團向司法院遞狀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
而憲法法庭先將釐清程序,包括三讀程序聲請人中是否有達到1/4以上,即29位立委以上不贊成、判斷此事實的依據為何、慣例與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在議事程序上何者應優先適用等10大問題。
司法院收到的出席名單聲請人代表為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吳思瑤及鍾佳濱,訴訟代理人陳鵬光、陳一銘及方瑋晨律師,關係機關立法院代表為吳宗憲、翁曉玲及黃國昌,訴訟代理人為副教授廖元豪、律師黃昱中,專家學者為教授羅傳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