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金控公布4月自結盈餘數字,其中,旗下擁有較大型壽險金控的國泰金、富邦金、新光金、凱基金等4家同步在今(12)日最後一天揭曉。受到壽險子公司單月的匯損衝擊,也拖累金控公司的獲利表現,合計14家金控自結獲利,4月合計稅後盈餘186.31億元,比起去年同期賺539億元的水準,年減幅達65.45%。
南山4月虧損金額最大
另外,未上市的南山人壽4月也在傍晚公布4月份的自結獲利,由於股匯夾殺的衝擊,使南山人壽4月稅前虧損上百億,達114.53億元,稅後虧損90.89億,為所有大型壽險公司虧損最多,影響所及,原本南山人壽第一季獲利超過120億,但由於4月虧損,使前四月累計獲利只剩31.03億,EPS 0.21元。
僅有4家金控前四月賺贏去年同期
14家上市金控已全數公布4月自結盈餘,合計14家單月共賺186.31億元,累計前4月獲利合計僅有1622.49億元,比起去年同期賺進2112億元相比,年減23.18%,其中,由於新台幣兌美元在4月累計升值1.165元,金控旗下壽險子公司大多面臨匯損,使得單月幾乎出現虧損,拖累整體金控4月單月的獲利數字。
從4月單月獲利來看,僅有以銀行為主體的玉山金、永豐金,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正成長,單月分別年增43.26%、12.24%,其餘金控都是呈現衰退;若累計前4月獲利,也只有4家金控比去年同期成長,分別是玉山金年成長41.24%、永豐金年成長6.15%、富邦金年成長4.31%、第一金年成長1.34%。
觀察14家金控今年前4月的獲利排名表現,以每股稅後盈餘(EPS)來看,依舊是由富邦金以EPS 3.31元拿下冠軍、國泰金同樣以EPS 2.28元緊追在後,中信金則以EPS 1.16元排名第三,前三名大致沒有太大的變化。
而以銀行為主體的玉山金、永豐金前4月獲利則異軍突起,EPS以0.71元並列第四名,分別擠下兆豐金及元大金;接著第8~10名則分別是第一金、凱基金、華南金;至於台新金與合庫金EPS以0.41並列,暫居於第11、12名;國票金與新光金4月雙雙虧損,尤其新光金前4月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63.83億元,排名落入最後一名。

8家壽險子公司單月陷入虧損
其中,4月受到新台幣兌美元累計升值1.165元的影響,金控各家壽險子公司普遍都受到影響,包括新光金單月虧損38.16億元最多,其次是國泰人壽單月虧損25.7億元、富邦人壽單月虧損24.1億元,接著是台灣人壽單月虧損13.22億元、元大人壽單月虧損9.39億元、台新人壽單月虧損2.2億元、第一金人壽單月虧損0.89億元、合庫金人壽單月虧損0.9億元;凱基人壽則維持獲利,單月獲利4.31億元。
凱基金表示,凱基人壽今年保單銷售動能維持強勁,前4月累計新契約保費收入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6成,另外在投資方面,雖然4月投資市場波動劇烈,不過,凱基人壽仍秉持穩健投資策略,4月稅後獲利4.31億元,累計前4月稅後獲利達66.07億元。
富邦金則表示,富邦人壽單月之所以虧損,主要是因為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產生劇烈變化,尤其4月美元兌台幣貶值3.51%,產生兌換損失,為了因應金融市場波動,富邦人壽已透過提高傳統避險及一籃子避險比重,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的影響。
5月是另一個觀察重點
除此之外,股市方面,富邦金也指出,4月股市動盪激烈,富壽的台股部位有小幅實現資本利得;債市方面,市場持續反映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4月公債利率區間震盪,富壽也把握利率高檔時機配置債券部位,以提高未來經常性收益利基。
國泰金則指出,國壽單月獲利虧損,主要反映台幣4月強升3.6%,導致避險成本較高,但影響可控,今年以來國壽機動調整外匯避險策略,包括預先拉高避險比例、調整替代避險配置等以因應外匯波動風險,截至4月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仍逾300億元,且4月底淨值比約8%、RBC比率也遠高法定標準。
金控公司旗下壽險公司不僅在4月獲利受到衝擊,5月一開始新台幣兌美元甚至更快速的大幅升值,儘管在中央銀行總裁喊話後,目前守穩在30元價位,不過,截至5月12日收盤,新台幣兌美元5月至今仍升值了超過1.7元,也引發市場憂心是否更加衝擊壽險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