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暴力升值壓力四起 蔡明忠:希望壽險業的傷害只是這麼一拳

金融

新台幣匯率在5月初急升,引發金融市場震盪。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今(12)日出席第三屆亞監會國際論壇「共築韌性 新創亞太」時表示,台幣升值對壽險業的衝擊是必然的,但升值力道已逐漸趨緩,「希望對壽險業的傷害只是這麼一拳」。

短期匯率波動對帳面影響是暫時性的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自5月以來出現劇烈波動,單月升值幅度一度達到1.165元,導致壽險業者匯損大增。根據上市金控4月自結資料顯示,受影響最劇的是新光金,單月虧損高達38.16億元,其次為國泰人壽虧損25.7億元、富邦人壽24.1億元,其他包括台灣人壽、元大人壽、台新人壽、第一金人壽與合庫人壽也都有虧損紀錄。唯有凱基人壽逆勢操作,4月仍繳出4.31億元的獲利成績。

對於外界關注匯率波動對金融業特別是壽險業的衝擊,蔡明忠坦言:「台幣升值的確對壽險業造成了壓力,不過我們有外匯準備金制度,就是為了讓業者在面對匯率變動時可以減緩損失。」他也進一步指出,壽險公司持有的大多是長期美元資產,若只是短期的匯率波動,對整體帳面影響應屬暫時性,真正需關注的風險,是資產與負債的存續期間錯配(Duration Mismatch)問題。

雖然匯率升值對壽險造成實質虧損,但也帶來另一層「意外收穫」。蔡明忠表示,避險與外匯交易的需求大增,對金融業而言等於帶來額外手續費收入,是一種「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他同時強調:「我們不希望看到長期不穩定的匯市,金融業最怕就是市場的不確定性,其他產業也需要穩定的匯率環境。」

川普遲早會明白,美國經濟禁不起「自己打自己」

談到國際情勢對台灣金融市場的連動影響時,蔡明忠提及美國總統川普對經濟政策的影響。他指出,川普雖然在貿易與貨幣政策上動作頻繁,但「他遲早會明白,美國經濟禁不起自己打自己,把所有問題都怪罪他國,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匯市波動加劇之際,蔡明忠也提醒企業應強化風險管理。他建議,台灣企業應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或幣別,應將出口市場與營收來源多元化,藉以形成天然避險。例如面對台灣央行對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避險的諸多限制,企業更需靠自身營運策略來分散風險,降低對外在變數的敏感度。

蔡明忠強調,匯率升值的利與弊交錯,短期內或許對部分金融業者構成壓力,但在制度與資產配置妥善下,傷害可望控制。「我們已看到升值趨勢減緩,希望壽險業的損失,就止於這麼一拳。」

面對國際局勢與本土政策交織而成的變局,金融業與企業界未來如何應對仍待觀察。不過,蔡明忠的呼籲與提醒,為企業如何在匯市風暴中求穩,提供了值得參考的方向。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