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院長談關稅戰 經濟上傷到中國、政治上傷到美國

國際經濟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明賢13日在臉書發文分析美中關稅大戰,指出第一點,中美關稅大戰暫時休息,這時機比預估的還早一點。中美關稅大戰在經濟上對中國傷害較大(失業),在政治上對美國傷害較大(川普民調直直落)。原先預估會因為兩邊領導人都愛面子,可能最少會拖一個月左右才落幕。但沒想到三個星期就結束,比預期來得早。

第二,這次落幕看起來是美方比較積極來談判。川普雖然嘴巴一直不願意退讓,但關稅大戰開始,美股,美債,美元都劇烈動盪,對川普政府的支持率造成重大挑戰,特別是許多經濟學家都警告關稅會造成價格上升,但川普派的經濟學家都不同意這個看法,認為廠商會吸收收這些關稅。

不承認關稅推高物價,但川普心裡還是會怕

但從川普頻頻發文說美國沒有通膨,以及amazon 價格打上對等關稅時川普政府的劇烈反應,可以看出來川普對關稅對價格影響真的戒慎恐懼,自然會希望能先落幕中美關稅大戰,不要對中國產品供應鏈造成毀滅式影響,以免七月以後物價上升變成眾矢之地。

第三,中國應該會覺得在關稅大戰中獲勝,但也不用高興的太早。目前中美只是回到對等關稅前的狀態,所有國家都獲得90天的緩衝期來談判未來的對等關稅稅率。以川普反覆多變的個性,若中美談判的進程不如預期,很有可能會像川普第一任時期,再開展新一波的中美關稅對抗,那時候應該就只會針對中國來調整稅率。

中國實質被課關稅是50%,不是30%

最後,目前美國對中關稅在“對等關稅”從原來的125%減到了10%,但川普以芬太尼為理由對華加徵20%還是保留。因此在第二任的時候增加的稅率為30%,但這稅率並不涵蓋川普針對不同產業(鋼鋁,汽車等)所課徵的稅率。

另外,川普第一任和拜登時期的稅率基本上都還保留,這些稅率因產業和產品而有差異,平均約20%。也就是說,加上這些稅率,中國的稅率基本上是50%,並不是外界在傳的是30%,跟川普就任說要針對中國課徵60%的稅率相去不遠。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