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影響持續中,國際股市四月漲跌互見,墨西哥、印尼、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收漲,但美股持續弱勢,四大指數多數收跌,僅NASDAQ指數逆勢收漲。值得留意的是國際股市雖然四月大多以小跌作收,但三月底四月初的快速重挫,仍是近年來最凶險的下跌波段。
以標普500指數為例,四月上旬最大跌幅達13.8%,所幸關稅戰消息逐漸和緩,四月月線跌幅收斂至0.8%,下影線734點(13.1%)。台股狀況與美股類似,加權指數四月初最大跌幅16.4%,但四月月線跌幅收斂至2.2%,下影線2928點(14.2%)。進入五月以來,台股延續四月中旬以來反彈格局,週線可望連續四週收漲,突破季線反壓,脫離四月上旬之超跌區,亦顯示市場對關稅的擔憂明顯下降。
美國第一季GDP衰退,企業擔憂高關稅影響生產成本提前拉貨
美國1Q25經濟成長季增年率-0.3%,低於市場預期的+0.2%,年增率為+2.05%。1Q25 GDP季增年率衰退主因在於企業擔憂高關稅影響生產成本,提早在關稅實施前向國外供應商大量拉貨,導致1Q25淨出口負貢獻。目前各國關稅稅率仍未完全底定,若高關稅導致美國消費大幅下滑,美國經濟仍有衰退的可能。
聯準會五月例會(5/7)決議政策利率目標區間維持4.25 - 4.50%不變,並持續縮表,相關操作符合市場預期。會後聲明提到美國淨出口波動影響經濟數據表現,但數據顯示經濟活動持續穩健擴張。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於會後聲明中強調關稅政策可能會推升失業率與通膨率,重申目前聯準會不急於降息。聯準會將持續觀察數據走向,並在適當的時機採取行動,且川普的要求不會影響聯準會的決策。
美國四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較三月下降0.3個百分點至48.7%,高於市場預期的48.0%。指標中僅供應商交貨指數及存貨指數維持在擴張區間,其餘均落在榮枯點(50%)之下,生產及存貨指數較三月下滑4.3及2.6個百分點,應與關稅戰有關。參考指標中,物價指數上升0.4個百分點至69.8%,新出口訂單及進口指數各降低6.5及3.0個百分點。
台幣快速升值至30整數關卡後,升值預期情緒已漸趨穩定
台灣四月製造業PMI較三月下降5.3個百分點至48.9%,五項組成指標當中,新增訂單指數與生產數量指數下降9.3與8.3個百分點,降幅最為明顯,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大幅下降23.1個百分點至36.0%。四月PMI雖未偏離榮枯點(50%)太遠,但廠商展望已明顯轉趨保守,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同步下滑。預期客戶提前拉貨潮消退後,出口與生產將因高基期因素,成長動能趨緩。
近期新台幣匯率升勢明顯,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幣匯率大幅升值主因為外資匯入及強烈升息預期,導致出口商集體拋匯所致。楊金龍進一步指出,依目前國際資金流動規模,各國央行已無法聯合干預,央行將視情況進場調節,操作內容透明且對稱,不扭轉市場趨勢,不致於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名單。投顧認為,近兩年新台幣匯率主要受台美利差影響而呈貶勢,對等關稅談判以來則轉由對美出超議題主導升值。台幣快速升值至30整數關卡後,市場升值預期情緒已漸趨穩定,加上對美國提前出口近尾聲,未來升值速度將放緩。
美國關稅議題仍是現階段影響股市最重要的因素。美國原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但稍後宣布暫緩實施90天。台灣經貿談判團隊於4/11與美國相關官員進行視訊會議,近期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證實於5/1結束在華府的首輪實體磋商。雙方在會談期間針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台美經貿合作議題,進行意見交換。
由於關稅衝擊過大,美國海關(CBP)於4/11宣布暫時豁免手機、電腦、伺服器和半導體等電子產品關稅,相關產品納入近期將推出的「行業類關稅」,緩解3C產品價格衝擊。
就半導體產業而言,國內晶圓廠直接以晶片形式銷往美國的比例極低,以台積電為例,直接出貨至美國之比重僅占營收比重5%以內,影響幅度有限。台積電因客戶提前備貨,4月營收3,496億元,創歷史新高,公司預估2Q25營收季增中個位數,第二季營收淡季不淡,但客戶後續態度仍不明朗。
PC方面,宏碁宣布自2025年3月起輸往美國之PC將調漲10%售價,另一大廠華碩亦表示將因應關稅進行生產基地調整。台新投顧預期PC售價調漲將壓抑北美PC市場需求,下調2025年全球PC出貨量2.47億台,年增率降至1.2%。
伺服器方面,北美四大CSP於第一季財報法說並未下修2025年資本支出,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台系伺器代工廠表示目前AI伺服器出貨展望未受關稅影響,台新投顧維持2025年AI 伺服器出貨量年增54.0%預估不變。
美中同意互降關稅休戰90天,短線不確定性下降有利股市
美國與中國於5/12發表聯合聲明,宣布調降對彼此商品課徵的關稅。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稅率從145%降至30%,中國對美國輸中商品關稅則從125%降至10%,自5/14生效,為期90天;短線不確定性下降,有利於股市。然而,90天內美商將瘋狂拉貨,對美出口國第二季出口將淡季不淡,但長線卻有消化庫存的壓力。
台股方面,加權指數三月底四月初波段跌點超過4000點,此波段急挫多數為跳空下跌,新增套牢量不多,反彈波的賣壓不重。然而,反彈連漲後,加權指數攻抵22000反壓區,加權指數於此價區以上的交易時間近一年,套牢量眾多,成交量需適度放大,方有利於指數續攻,重回多頭走勢。
台美兩地第一季財報法說高峰已過,五月至六月可留意五二○總統就職週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與股東會議題。五二○行情經常聚焦於政府施政主軸,現階段以AI、軍工、綠能、能源為政府近期施政重心,相關個股可留意。全球科技業盛事Computex於5/20開展,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預計於5/19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發表演說,分享AI與加速運算技術的最新進展,相關個股將有所表現。
股東會方面,依現行法規,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必須於六月底前召開,因此股東會大量集中於五月與六月。過往股東會大多會釋出樂觀的前景,亦可能上修股利,營運穩健成長的公司較有表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