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認知的兩階段」讓你輕鬆營造出良好的第一印象

書摘

跟你互動的人一開始就假設,無論你正在做什麼事,那都反映出部分的你,也就是你某方面的個性、特質或能力。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這適當地解釋了在第一階段發生的所有事情。心理學家稱之為對應偏見(correspondence bias),也就是說,我們會帶著偏見把看見的行為對應到行為者本身。因此,你開會遲到,是因為你這個人本來就馬馬虎虎。瑪麗亞發脾氣,是因為她本來就愛生氣。而主持人艾力克斯.崔貝克(Alex Trebek)知道益智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的所有答案,是因為他真的聰明絕頂。

認知的第一階段

這些當然可能是事實,但是,你每天做的事,其中有多少真的可以說明你是怎樣的一個人、說明你的個性和特質是什麼樣子?當我們看待自己的行為,我們認知到每天做的事情,也就是那些生活日常瑣事當中的一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是每個人在相同情況下會做的事。我們開會遲到,是因為工作纏身、忘記時間,或者路上塞車。我們發脾氣,是因為發生了某件令人挫敗或緊張的事,或是我們掉了什麼東西砸在腳趾頭上。而我們也會看來聰明絕頂,只要我們手中握有所有困難機智問答的解答小抄。

所有心理學中最令人不安的發現之一是,事實上自戀狂與精神病態者通常都會塑造非常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二階段存在的目的,便是幫助我們超越這些印象,以便了解他人的真實樣貌。

認知的第二階段

一般來說,在第二階段,對方想要知道,你所處環境的某些事物,也就是一些與情境相關、會以同樣方式影響他人的事物,是不是有可能對你的行為造成影響。

對方質疑自己的推論,試圖在已取得的結論中察覺偏見。正如吉伯特所說,「有意識的觀察者落在遊行隊伍後面,做著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緊緊跟隨,時時修正,偶爾得到了自己腦海中似乎很容易就可以產生的結論。」*

第二階段通常被稱為調整期(correction phase),它是困難的、費力的,而且一點也稱不上是不自覺的。跟你互動的人必須擁有心智能量、時間和動機,才能進入這個階段;如果缺少任一要素,他就只會記住他在第一階段已經形成的印象。通常需要非常引人注目的事物,才能把我們推進第二階段,像是財務顧問偷走我們全部資產而後被告之類的事。當然,若是到了那個地步,為時已晚。

如何避免「刻板印象」

大多數人假設,至少暗自揣想,以偏誤來評斷他人的行為,是因為懷有偏見所驅使。我們打算把某個特殊團體的成員往好或不好的方向想,因此,就採用刻板印象來合理化這樣的行為。但是,過去數十年的研究已經顯示,人類就是單純地無法直接進入第二階段,無法百分之百把每個人都視為個體。有些情況甚至讓人更難以進入第二階段。例如,大家較會採用刻板印象的時機,是在解決難題、壓力重重、心情不佳時,或者甚至會受到日常作息的影響。凱洛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心理學家蓋倫.博登豪森(Galen Bodenhausen)的研究指出,「晨型人」,也就是覺得自己在上午精神最好的人,比較可能會在下午採用刻板印象來評斷他人;而「夜貓子」則比較可能會在剛吃完早餐後採用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專家派翠西亞.迪瓦恩(Patricia Devine)的研究發現,我們很容易在第一階段就自動啟動對於認知對象的相關刻板印象;但在第二階段(如果可以抵達的話),認知者則會判斷使用刻板印象來引導評斷是否合宜。重要的是,迪瓦恩的研究顯示,在第一階段,刻板印象即使在未被認可的情況下,也會被啟動。換句話說,即使我認為基於性別、種族或其他任何事物的刻板印象毫無意義,但只要我知道這個刻板印象,在第一階段,它就會在我的腦海啟動。而且,只要刻板印象一啟動,它就會發揮作用。

因此,為了有效溝通,在試著塑造並維持良好印象的過程中,要讓人留下你想要建立的印象,你必須在第一階段就專注地傳達正確訊息。在第一階段把事情做對,是到目前為止相對輕鬆,也因此更勝一籌的選擇。況且,既然你已經知道別人傾向在認知的第一階段對你做出各種假設,你就可以充分運用這些知識來增強你的優勢,選擇適合的話語和行為來回應。

但要真正掌握認知的藝術與科學,你必須了解,別人並不單純只是想要形成對你的印象。通常,他們有一份待決問題清單。他們想要明白是不是可以信任你,或者想要維護自己的權力地位或自尊。清單中的每項問題,都會以它特有的方式扭曲認知,創造出一種濾鏡;而透過這種濾鏡,才是你在他們眼中看起來的樣子。如果你了解信任、權力及自我這三種主要濾鏡,如何扭曲第一階段的認知,你就更有機會讓別人留下你想建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