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日本三大車商近期公布的財報與財測欠佳,先是豐田汽車5月8日預估2025財務年度的淨利將年減35%,13日輪到本田汽車預估本年度淨利暴跌70%,日產汽車最慘,同一天公布2024財年淨虧損6708億日圓(約1400億元台幣),寫下25年來最糟虧損。
綜合《CNN》與《BBC》報導,為了存活下去,以及減少虧損,日產汽車周二公布全新的削減成本計劃,預計到2027財年(2028年3月底為止)全球員工將裁減2萬人(15%),同時將關閉7廠。
經過這一波裁員,日產汽車的全球員工總數將減少至11,3500人左右。日產股價周三(5月14日)下跌2日圓或0.7%,收報354日圓,今年來大跌25.44%。
日產於2024年11月為了經營重建,宣布在全球裁員9000人,產能減少2成(約100萬輛),但是現在決定,裁員人數提高,工廠數量減少。
4-6月恐大虧2千億日圓
在剛結束的財政年度,利益幾乎蒸發。截至3月的12個月內,營業利益總計為698億日圓(4.72億美元),比前一年度暴跌88%,淨虧損更是高達6709億日圓(約1408億元台幣),創下1999年以來最慘虧損。
日產還預計本年度第1季(2025年4至6月)將出現2000億日圓(約新台幣419億元)的營業虧損,以及暫停發布2025財年(截至2026年3月底)獲利預測。
最大的兩個市場美國和中國市場銷售疲軟,其中,中國的銷量下滑,以及在美國祭出大幅折扣,都對日產的業績造成沉重打擊。
隨後該公司與本田汽車(HMC)的合併談判今年2月份破裂,最近又被迫更換執行長。與競爭對手一樣,它也受到美國關稅的擠壓,還遭遇快速崛起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威脅。
上個月甫就任的新執行長艾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周二在橫濱市的日產總社舉行記者會,說明一系列結構改革方案。
他背負艱鉅的任務:扭轉日產虧損的頹勢,恢復昔日強大品牌價值的榮光。他在記者會上坦言,財報敲響了「警鐘」,不過,財務長傑瑞米帕潘 (Jeremie Papin)示警,突然扭轉頹勢的可能性不大,該公司預計第一季度(4-6月)營業虧損將達到2,000億日圓。
本年度產能將大砍4成左右
分析師表示,日產汽車正在為前董事長Carlos Ghosn領導的領導方針付出代價,因為該公司多年來過於注重銷量,並祭出大幅折扣的優惠,來保持汽車銷量,使得車款老化,目前正忙於更新。
艾斯皮諾薩建言,日產必須更加緊迫、更迅速優先考慮自我完善,減少對銷售的依賴,以實現獲利。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4 財年的基礎上節省5,000億日圓的成本,這將使其生產工廠數量從17家減少到10家,以及把零件的複雜程度大減70%。
日產未來一年的產能將因此由前一年的350萬輛,減至250萬輛,減少約100萬輛,減幅高達4成,隨著部分工廠關閉,到2027財年全球員工裁員兩萬人。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印度、阿根廷等地的工廠關閉,日本國內部分工廠也可能成為關廠對象。
日產目前在日本有5廠,包括追濱廠(神奈川縣橫須賀市)、日產車體湘南廠(神奈川縣)、櫪木廠(位於櫪木縣)以及位於福岡縣的2座廠,產能超過100萬輛。
製造部門將裁掉1.3萬人
目前不清楚裁員地點以及日產位於英國桑德蘭的工廠是否會受到影響,日產在全球約有133,500名員工,其中桑德蘭約有6,000名員工。英國政府表示,該工廠對英格蘭東北部地區,至關重要,將與日產的重組計劃密切合作。
艾斯皮諾薩周二還說明,最新一波裁員當中,三分之二將集中在製造部門,其餘將裁減銷售、行政、研究和約聘員工。
日產還公告,3月底為止的最近一年度虧損達6,700億日圓(45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給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艾斯皮諾薩坦言:「最近一年度充滿挑戰,成本升高,環境不確定,現實非常明確,變動成本上升、固定成本過高,已超過我們目前的營收承受能力,該年度財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