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推晶片自主 華為合作夥伴「新凱來」首輪募資280億元人民幣

中國經濟

據《路透》獨家報導,2位知情人士透露,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關係密切的晶片設備製造商新凱來(SiCarrier)正在籌備首輪公開募資280億人民幣(約1177.5億台幣),以利未來爭取更多客戶和影響力,這凸顯中國繼續努力推動半導體自給自足。

這是近年中國規模前幾大的人民幣募資案,新凱來的估值上看11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624.9億元),這一家中國新創公司在展會場秀出廣泛的產品目錄,引起轟動,顯然該公司企圖心旺盛,希望成為晶片製造設備需求的一站式商店。

新凱來的估值上看1100億元人民幣

不過,消息人士透露,新凱來多數晶片設備產品尚未準備就緒投入生產。同時,客戶擔心新凱來與華為的關係密切,可能意味洩密。

新凱來的名號直到最近才為較多人所知,但是隨著該公司的產品規劃範圍和野心擴大,它已成為今年中國半導體設備界最受關注的公司。2021年新凱來成立,由深圳市政府控股,主要是華為的供應商。但是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希望成為中國本土主力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超越北方華創和中微半導體。

這是一個典型例子,顯示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設備和先進半導體,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壓抑中國的科技進步,卻促使中國企業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號召,更積極發展自給自足的本土晶片產業。

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南方科技大都市深圳市政府考慮出售新凱來旗下子公司約25%的股份,估值為800億元人民幣(110億美元),這次募資可能在未來幾周內完成。

新凱來去年底受到美國出口管制

知情人士還透露,該部門不包括新凱來的光刻機資產,募資款項主要用於研究,中國國營企業、國家基金、國內創投和私募股權基金都表示有興趣投資入股,這很可能成為今年中國公司規模最大的人民幣融資案。

因為與華為關係密切,新凱來去年年底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規範,華為表示,它與新凱來沒有往來,深圳市政府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在最初幾年,新凱來對自家計劃基本上保持沉默,但是今年3月在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引起轟動,其產品目錄列出30座機台,涵蓋從蝕刻工具到以中國山脈命名的檢測設備,吸引大批觀眾,然而,並未展示光刻機系統。

當時高層並未詳細說明其產品的準備情況,但是消息人士透露,新凱來大部分產品線仍處於開發階段,尚未準備好投入生產。

在正常的情況下,晶片設備通常要經過漫長的測試和驗證過程,才有可能被客戶採用。

晶片設備的驗證時間長、程序複雜

「考慮到新凱來成立的時間很短,他們幾乎不可能開發出如此複雜的機台並完成所需的全面驗證過程。」美國投資銀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師的報告寫道。

即使新凱來在未來幾年取得快速進展,中國晶片設備供應商仍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有可能嚴重削弱外國廠商在設備領域的主導地位。

根據顧問公司TechInsights的統計數據,2024年國產晶圓製造設備僅佔中國整體採購額的11.3%。數據顯示,自2020年美國開始限制晶片產業出口以來,中國已經在開發晶片設備投入1,280億美元(約3.87兆元台幣)的巨額資金。

《路透》對深圳新凱來工業機械及其母公司深圳新凱來科技在2022年10月至2025年3月期間提交的92項中國專利進行研究調查,結果表明,該集團希望成為製造晶片所有設備的一站式供應商,並準備推出比起北方華創或中微半導體更為有野心的產品陣容。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