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經貿政策使全球經濟增添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加速發展人工智慧(AI)及算力基礎設施趨勢並未停歇。
「臺灣算力聯盟」16日正式啟動,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簡稱國網中心)發起,聯合鴻海、輝達(NVIDIA)、AMD、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緯謙科技、友崴超級運算(Ubilink.AI)等國內外重要技術單位共同成立。
此聯盟的成立,適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將於今(19)日在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發表演講,更為臺灣的算力布局與AI產業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匯聚公私能量,推動自主可信AI算力
隨著AI應用快速擴張,算力已成為驅動科技創新的核心基礎設施。
國研院在16號指出,「臺灣算力聯盟」的願景是打造一個具備自主、可信、可持續性的算力生態系,透過公私協力的平台機制,促進產官學研的資源整合與技術交流。未來,聯盟將致力推動主權AI發展,支援政府相關政策與算力佈局策略。
在籌備階段,聯盟已獲得多個指標性單位支持,包括全球GPU巨頭輝達、半導體大廠AMD、資通訊產業龍頭鴻海,以及深耕高效運算的本地企業與科研機構,展現出臺灣推動AI與算力自主的集體決心。
鴻海、輝達合作並非首次,高雄算力中心預計明年Q4啟用
在聯盟成員中,鴻海與輝達的合作並非首次。鴻海科技集團近年積極推動「3+3」發展策略,即三大未來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與三大核心技術(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
其中,鴻海選定高雄亞灣區作為推動AI產業化的核心據點,設置AI研訓基地與算力中心,並整合輝達軟硬體平台訓練高雄專屬AI模型,開發CityGPT等智慧城市服務。
目前鴻海與輝達合作建置的「高雄超級算力中心」正在規劃中,預計設置於六層樓建物,部署64櫃、內建以輝達AI晶片為核心的GB200 NVL72伺服器,總計達4608顆GPU,預計於2026年第4季啟用。
氣象署助攻,導入AI將打造精準防災系統
另外,作為聯盟重要成員之一,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將運用高速運算能力與AI技術強化氣象預測與災害防治。
氣象署表示,透過參與算力聯盟,可與其他高效能運算單位共享資源、深化技術合作,並藉此開發新世代AI氣象預測模式,提升氣象資料的精度與時效性。
此外,氣象署正依據行政院核定的「數值天氣測報高速運算電腦建設計畫」,於新竹氣象科技園區建置高速運算電腦機房,並結合原有觀測與教育功能,培育本土人才,推動氣象科技與防災應用邁向下一階段。
鞏固國際競爭力 迎接AI世代關鍵挑戰
啟動大會上,各成員達成共識,未來將以建立自主可信的算力平台為目標,支援AI應用、雲端服務、氣象科學、防災系統等多元領域,串聯產業界、學研界與公共部門的需求,共同面對AI新世代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國研院強調,聯盟的成立,不僅代表臺灣在算力主權與AI發展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也有助於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與國際能見度,讓臺灣在全球AI競爭中扮演更具戰略價值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