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三峽19日發生嚴重重大車禍,一名78歲的余姓老翁開車飆速行駛釀禍,造成3死12傷的悲劇,儘管肇事原因還有待釐清,但外界也重新關注高齡駕駛相關規範。交通部長陳世凱今(21)日指出,因應老年人口增加,因此宣布高齡駕駛換照年齡從75歲下修至70歲,並新增實際訓練課程,盼能降低肇事件數。
高齡駕駛肇事件數逐年增加
三峽車禍重大事件當中,由於肇事駕駛年齡高達78歲,讓高齡駕駛的問題又重新引起社會討論。
根據交通部統計,2016年高齡駕駛換照計畫實施前,高齡駕駛肇事事故件數為27935件,但自計畫實施後,2017年高齡駕駛肇事事故有30285件、2018年35668件、2019年39823件、2020年44512件、2021年46497件、2022年49771件、2023年56074件、2024年58822件。從數據來看,高齡駕駛換照計畫實施後,高齡駕駛肇事件數呈現逐年增加。
交通部長陳世凱21日指出,年長者肇事增加是因為年長者的數字增加。
高齡駕駛換照年齡擬調降為70歲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21)日審查及處理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關於交通部、數位發展部主管預算凍結案等案,交通部長陳世凱也列席。
陳世凱在會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而日本提早10到15年,因此日本的高齡換照經驗值得台灣參考,未來修法方向會比照日本,將換照年齡從現行的75歲降到70歲。
陳世凱也指出,高齡駕駛的重點在於,年長者的安全駕駛輔助跟輔導要做好,尤其是反應速度,也鼓勵年長者在未來如果願意註銷駕照,搭乘公共運輸;根據統計,目前70歲以上有駕照者182.6萬人,預估十年後,70歲以上有駕照者約272萬人。
除了調降高齡駕駛換照年齡之外,交通部20日也宣布針對高齡駕駛的其他措施,包括換照考試增加「實地演練」,以及若70歲後繳回駕照後會給予TPASS補助。
陳世凱說,推出換照方法就是希望可以降低年長者肇事事故數字,未來會用更有效且更科學的方式來檢驗駕駛方面的能力,包含危險感知、認知能力等都是未來重要的要項,其中高齡制度最快明年上路。
陳世凱也強調,雖然目前社會高度關注高齡駕駛的安全問題,但從數據來看,高齡駕駛雖然傷亡數高,但肇事較多的其實是18至24歲族群、高齡駕駛的換照率也有93.5%,盼社會大眾不要誤解高齡駕駛。
他說,整體駕照改革都要做,跟這次三峽車禍沒有必然關係,包含年輕人考照、高肇事率、回訓制度、高齡者換照制度等都在改革方向。
李秉穎:不應個別個案就修法,必須有科學依據
不過,台灣大學小兒科兼任主治醫師李秉穎則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既然交通部提到「高齡駕駛雖然傷亡數高,但肇事較多的其實是18至24歲族群」,不懂為何要特意去修改年齡限制。
李秉穎認為,因為個別的交通事故個案就直接修法或下修年齡限制,這樣做是不合理的,預防風險必須有科學依據,而非看到個案就想修改制度。他建議,應分析不同年齡層交通事故發生率,包括一般車禍、重大車禍和致死車禍比率,比較高齡者與其他族群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