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CNN》報導指出,儘管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戰已休戰90天,但是北京似乎仍在嚴格管制稀土出口,在北京與華盛頓激烈戰略競爭之際,這為將來談判保留一個關鍵的籌碼。
根據上周美中在日內瓦達成暫時取消對等關稅的貿易協議,中國承諾暫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對美國實施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因此,企業競相希望了解這項承諾是否適用於中國對7種稀土礦產及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這些管制從4月4日起實施,作為報復措施,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145%的對等關稅」。
這些稀土元素製成的磁鐵是智慧手機iPhone、電動汽車、F-35戰機、飛彈系統等武器、電子產品的重要材料,然而,稀土的供應完全由中國主導。
上周從日內瓦貿易談判回國的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試圖緩解人們對這一潛在脆弱性的擔憂。在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被問及中國是否同意取消稀土出口的管制?他給出肯定的答案。
葛里爾(Jamieson Greer)回答:「是的,中國已同意取消這些反制措施。如果他們不做這些事,我們的情況就會不一樣了,但我預計他們會撤掉這些措施。」
然而實際上,《CNN》記者調查發現,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中國正在取消新實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專家和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當局似乎反而在加強實施和監管辦法。
每一批稀土延宕數周才能出口
中國新的管制辦法從4月初開始實施,並不完全禁止稀土出口,但是要求每一批出口貨物都獲得政府批准。這項措施導致各公司在適應新政策的過程當中,遭遇長達數周的延誤,引發汽車、國防軍火等眾多美國產業的擔憂。
多倫多的產業顧問公司Stormcrow Capital總裁希卡維(Jon Hykawy)表示:「如果葛里爾只是表達他希望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實際談判的結果,我不會感到意外。」
希卡維表示:「這些管制措施目的是確保中國不會出現國內優先需求的某些物資短缺的情況。」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巴斯卡蘭預期:「中國的審批稀土出口許可辦法將繼續存在,而且可能會長期存在,可以讓北京在未來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時保持影響力。」
她表示,如果美國改變主意,違反臨時關稅協議,中國可以很容易立刻拒絕核發稀土出口所需的許可證。她解釋說,許可政策的設計屬於動態性質,讓北京有權決定哪些公司或國家可以在任何時候獲得中國稀土礦物和磁鐵。
稀土管制辦法的實施具有彈性
美中的日內瓦會談結束後,中國商務部將28家美國公司從軍民兩用出口管制名單移除,並將17家美國公司從另一份貿易和投資黑名單剔除,但是商務部並未提及對稀土礦物和磁鐵出口管制辦法有任何修改。
商務部發言人上周五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於中國是否取消出口管制的提問?發言人回說「目前沒有資訊可以分享」。
相反地,中國當局對關鍵礦產的走私展開嚴厲打擊,關鍵礦產是包括稀土元素在內的更廣泛的資源類別。5月12日,即中美宣布互相大砍關稅的當天,中國出口監管機關與多個礦產資源豐富的省份主管部門召開會議,「目的在防止戰略礦產非法外流、以及加強對生產和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監管」。
同一天,中央電視台旗下社群媒體帳號「玉淵譚天」發文證實,「中國稀土出口管制仍在繼續實施當中」。此外,經過數周拖延,中國當局才會開始發放稀土磁鐵出口的許可證,專家表示,這些態勢表明新的許可辦法已經啟動並運行,而不是放鬆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