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IFA消費電子展已經超過100年歷史 IFA Berlin總監:地緣政治帶來衝擊但更聚焦在機會

產業脈動

台北有COMPUTEX展、日本大阪有萬國博覽會然而全球最具指標性的消費性電子展「柏林消費性電子暨家電用品展」(IFA)將在第三季成為全球展覽主角今(23)日於台北舉辦媒體交流會,宣布將與台灣科技夥伴繼續深化合作,並預告即將到來的 IFA 2025將注入更多新動能。IFA自1924年創辦以來超過100年歷史,已成為展示全球消費性電子與家電產業最新科技趨勢的頂尖平台。

隨著第101屆的到來,IFA Berlin總監Leif Lindner強調,台灣在全球科技創新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不僅推動技術研發,還對全球市場有著無可替代的核心影響力,這屆有台灣廠商技嘉和明碁等大廠參展

IFA邁入101周年,鼓勵微星、明碁等台廠積極參展

IFA為德國最具規模的工業與電子產品博覽會,1924年首次舉辦,自2008年起加入以家庭電器為主題的展覽館,為消費性電子與家電產業科技趨勢之一,並於去年滿百周年,今年將邁入第101年。

根據統計,上屆IFA參觀人數超過215,000人次,共來自139個國家;參展廠商有超過1,800家,並來自44個國家,其中台灣廠商共有9家參與展覽。

IFA Berlin總監Leif Lindner表示,其實在他接下總監職務前就有意識到IFA在品牌溝通上,尤其是歐洲市場連結狀況,在台灣是比較少的,所以導致台灣廠商參展部分也出現一定限制。

他續說,而IFA當中,除中國有很多廠商參與外,歐洲來的比較多的是重要零售商,而該等廠商對台商也是去參展、連接的重點標的,因此相關台灣家電或電腦型廠商,例如微星、明基等,先前都有作展出。

另外,當然也有電子零組件廠商,希望能將產品做到品牌家電或設備裡頭去,他也提及,自己前往今年電腦展(computex)時,台灣在創新部分非常多聚焦於半導體晶片等,對帶動家電家具的AI化提供相當多機會,因此他認為,在賦能AI上也有很多台灣廠商參展的空間。

地緣政治緊張,亞太廠商加強力道拓展歐洲市場

會後被問及地緣政治緊張是否對展覽造成影響?

Leif Lindner回應,地緣政治帶來影響是各層面的,但IFA透過展覽活動是更希望關注於機會面部分,同時當然也會掌握相關風險。

他也表示,若以參展上來看,其實反而是更多廠商增加參展意願,尤其是亞太地區,會來申請增加展出面積等等,因為地緣政治影響是對每個人與產業。

他說明,IFA展覽本身其實並不僅限於產業層面,當中也有政治、政策因素在其中,例如德國總理、柏林市長也都會到場,這也是IFA這品牌當中的重要且獨特的特質。

IFA2025兩亮點: Global Markets、Leaders Summit

IFA指出,IFA與台灣科技企業的長期合作,讓台灣品牌得以在國際舞台上展示創新成果,並持續拓展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

今年台灣多家領導品牌將再次攜手IFA,於多個核心領域展示最新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居家娛樂、家電設備、智慧家庭、通訊與連接、音訊技術、電腦與電競、影像與內容創作、數位健康與運動科技,以及未來移動科技等。

除主展場外,「IFA Global Markets」也將於 9 月 7 日至 9 日回歸柏林展覽館,針對自有品牌生產(OBM)、代工生產(OEM)與原廠委託設計代工(ODM)打造專屬採購平台,促進製造商、通路商與零售業者之間的商業對接。針對台灣參展企業,「新興品牌專區」將持續作為高潛力品牌進軍國際市場的最佳跳板。

此外,今年另一亮點活動為 9 月 4 日登場的「IFA Retail Leaders Summit」,將邀請來自全球頂尖消費科技企業、國際零售通路高階決策者、產業分析師與科技創新領袖齊聚柏林,共同探討未來零售趨勢。

Leif Lindner 表示,「台灣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透過 IFA 2025,我們將進一步強化與台灣的合作,打造一個能讓全球品牌、新創與創新者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的平台,這正是 IFA 獨特之處。我們的目標,是讓 IFA 持續成為全球產業年度重點盛事,並讓創新想法被世界看見」。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