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掛牌的美國公債ETF,原本被投資人認定為「安全」的投資選擇之一,但如今面臨美債殖利率飆升、台幣升值「雙夾殺」,不少美債ETF散戶投資人都蒙受損失。
近期美債殖利率再度走高,主要原因在於,穆迪(Moody's)調降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加上美國財政部上周標售160億美元20年期國債,結果顯示投標需求疲弱,更進一步推升美債殖利率攀上今年新高;其中,目前美國10年期美債殖利率已達到4.5%以上;30年期美債殖利率則超過5%,美債殖利率仍處於高檔。
含息年報酬率虧超過1成,長天期美國公債ETF全軍覆沒
這也使得在國內掛牌的美國公債ETF,不論短中長期,皆面臨價格承壓。根據統計,目前由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純」美國公債ETF(不含公司債、投等債)共有19檔,其中,不論短中長期美債ETF的含息年報酬率皆面臨虧損,尤其超過20年期以上的美國公債ETF含息年報酬率更是虧損超過1成。
進一步追蹤國內掛牌的美國公債ETF表現,其中,元老級的美債ETF就包括元大美債20年(00679B)與國泰20年美債(00687B)兩檔,這兩檔的規模分別超過2000億元、1800億元,且至今受益人數分別有近36萬人、26萬人左右,但攤開報酬率表現,這兩檔含息年報酬率皆虧損超過1成。
另外,含息年報酬率虧損超過1成的美債ETF還包括: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群益25年美債(00764B)、凱基美債25+(00779B)、統一美債20年(00931B)、富邦美債20年(00696B)、復華20年美債(00768B)、永豐20年美公債(00857B),可以發現,它們的共通點都是屬於長天期的美債ETF。
相較於天期較短的美債ETF,例如元大美債1-3(00719B)、富邦美債1-3(00694B)、中信美國公債0-1(00864B)、永豐1-3年美公債(00856B)、群益0-1年美債(00859B)等,目前的含息年報酬率則虧損較少,大致虧損2~3%左右。

13檔市價創掛牌以來新低,這兩檔被殺到腰斬
從26日的盤面上觀察,不論短中長期美債ETF仍持續反映美國公債市場的利空,加上在台灣掛牌的大部分美債ETF都是「未避險、以台幣計價」,投資美債資產換回台幣時就會面臨匯兌損失,也是為什麼美債ETF在近期持續跌跌不休。
截至26日統計,共有13檔股價在26日盤中創下掛牌以來新低,其中受益人數最多、規模皆破千億元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國泰20年美債(00687B),這兩檔雙雙曾在2020年3月9日寫下掛牌以來最高點,分別是54.60元、56.75元,如今市價皆面臨腰斬的窘境,元大美債20年(00679B)26日收在24.55元;國泰20年美債(00687B)26日收在25.81元。
殖利率漲勢恐怕還沒停,法人建議優先布局短天期美債
事實上,台灣投資人在過去幾年瘋狂投入美債ETF,當時市場高度期待聯準會降息會對債券帶來利益,甚至當時還流傳一句話:「投資美債簡直是送分題」,如今價格頻頻再創新低,也讓美債ETF的投資人慘遭套牢,哀號「送分題」成了「送命題」。
但法人機構表示,債券ETF仍有具投資價值,只是短期震盪難免下,中短天期債券受到的公債殖利率波動影響相對少,有機會取代長天期公債成為債市避風的新選項;但要注意,若新台幣更趨於升值,恐不利於美債ETF的表現。
另一家法人則指出,雖然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降息時程會從6月延至9月,但關稅對於通膨影響應為短期效應,將時間拉長來看,美國降息的趨勢並未改變,此外,在關稅未定前,美國經濟前景也存在變數,資產配置應做好風險管理,債券部位應以波動度相對較低的投資等級債券為主,看好具有投資等級信評、殖利率優於一般投資級公司債及美債的金融債。